[发明专利]一种不粘结性煤或弱粘结性煤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6840.4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殿臣;秦利彬;沈和平;赵长林;韩雪冬;李增文;于寿龙;杨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上海胜帮煤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01B3/56;C10J3/66;C10C3/06;C10G65/12;F01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5485***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加工 工艺 | ||
1.一种不粘结性煤或弱粘结性煤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不粘结性煤或弱粘结性煤进行中低温干馏反应,生成煤气、半焦和煤 焦油,所述中低温干馏反应的温度为450℃~700℃;
b1)通过变压吸附将所述煤气中的氢气提出;
b2)将所述半焦送入煤气发生器,在煤气发生器中半焦、氧气和水蒸气反 应生成合成气和煤灰,所述合成气包含一氧化碳和氢气;
或者将所述半焦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发电;
b3)将所述煤焦油进行常压分馏,得到轻馏分、酚油和塔底重油,塔底重 油经过减压分馏脱除拖尾沥青得到重馏分;
酚油进行酚油抽提得到酚类和脱酚油;
c)将步骤b3)中的轻馏分、脱酚油和重馏分,与氢气进行加氢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中 低温干馏反应在干馏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干馏反应器为流化床式干馏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中 低温干馏反应的温度为450℃~700℃,操作压力为0.05MPa~0.5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中 低温干馏反应的温度为550℃~650℃,操作压力为0.08MPa~0.2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所述变压 吸附过程中,利用的吸附床层包括氧化铝、硅胶、活性炭、沸石分子筛和一氧 化碳吸附剂,操作压力为0.8MPa~2.8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在氢气被 提出之后,所得产物中的一氧化碳,可选择性采用中变技术将其再与水反应生 成氢气,一氧化碳中变得到的氢气可以与煤干馏产生的氢气一起采用变压吸附 技术提出,用于加氢反应的原料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煤气 发生器为流化床式煤气发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流化 床式煤气发生器的反应压力为0.1MPa~4.5MPa,反应温度为650℃~900℃,气 固体积比为3:1~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流化 床式煤气发生器的反应压力为0.1MPa~3.5MPa,反应温度为700℃~850℃,气 固体积比为4:1~8: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加氢 反应包括加氢精制单元和加氢裂化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精制单元中 的反应温度为180℃~427℃,反应压力为10MPa~17MPa,氢油体积比为 1000:1~3500:1,液时体积空速为0.15h-1~1h-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精制单元中 的反应温度为180℃~420℃,反应压力为10MPa~16MPa,氢油体积比为 1500:1~3000:1,液时体积空速为0.2h-1~0.8h-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氢精制单元出来的 油品进入加氢裂化单元,所述加氢裂化单元中的反应温度为360℃~427℃,反 应压力为10MPa~17MPa,氢油体积比为800:1~2000:1,液时体积空速为 0.15h-1~1h-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裂化单元中 的反应温度为380℃~420℃,反应压力为10MPa~16MPa,氢油体积比为 1000:1~1500:1,液时体积空速为0.2h-1~0.8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上海胜帮煤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上海胜帮煤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线通信载波机
- 下一篇:用于10kV线路的引流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