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放线菌高温发酵处理培养料袋栽香菇、木耳等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420.8 | 申请日: | 200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汉堂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5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放线菌 高温 发酵 处理 培养 料袋栽 香菇 木耳 新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属食用菌人工代料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1、香菇栽培技术现状:目前的香菇栽培主要采用菌棒式栽培技术,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培养料配制→装袋→蒸汽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脱袋转色→出菇管理→采收。
其中,装袋标准一般都采用15-17×55厘米这个标准,一般要求都是当日配料、当日装袋、当日上笼加热消毒,做到三个及时,以免配制好的原料滋生其它真菌(杂菌)。加热消毒一般都是达到100℃后保持20小时左右。主要原材料及附加原料都必需是新鲜、无霉变的优质材料。否则必须添加化学抑菌剂,如多菌灵之类。
近年来,从日本、台湾传入大陆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叫做太空包栽培技术,推广较为迅速。它的工艺流程与菌棒相同,仅仅是它采用的菌袋规格不同。
参考资料:《中国香菇栽培新技术》杨瑞长编著、金盾出版社,1998.8。注:杨瑞长,著名食用菌专家,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
2、木耳栽培:目前,木耳及金针菇等其它几个品种食用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都与香菇接近,区别是它们不需要“转色”这个技术环节(各个品种在配料时附加材料及比例也有所不同)。现以木耳为例介绍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培养料配制→装袋→蒸汽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配料、装袋、灭菌三个环节与香菇相同,都必须做到及时。选料要求也极其严格。
参考资料:《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李晓编著(吉林农业大学)金盾出版社,2007.10
四、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是利用放线菌(放线菌在繁殖过程中可分泌出大量活性超强的生物酶)高温发酵(最高可超过79℃),可有效杀灭培养基中的其它微生物(即:杂菌孢子及其菌落)达到灭菌之目的。同时,因它所具有的强于其它大型真菌的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经它处理过的培养料可明显提高生物学转化率,增加食用菌的产出率。另外,在规模化生产中,无需严格控制选 择原料。生产实践证明,它完全可以不再需要在原料中添加化学抑菌剂,即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在产品可以附合有机食品标准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在硬件设施达到要求的大型生产基地(或者栽培场)它可以由熟料栽培转变为生料栽培。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每生产一吨香菇或木耳等鲜品,大约消耗0.4-0.6吨原煤,就目前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状况,碳排放量已不可忽视,仅因其生产较为分散而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不过,这一问题也是迟早需要解决的事情)。
五、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项发明是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其主要工艺流程又分熟料、生料两套技术。其中,生料技术适合在全封闭生产线上使用。它是将配料工作室、装袋工作室、蒸汽灭菌室及接种室连接在一起的完全封闭的无菌操作流水线。这种大型生产线目前国内并不多。我们是在极度缺乏试验经费又无任何参考材料的状况下完成试产的。
1、生料技术
主要设施:
主要设施是全封闭生产线,它由配料室、培养料发酵室、 装袋接种室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生产线,整条生产线都是在封闭无菌状态下的。
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放线菌发酵→装袋接种→菌丝体培养
2、熟料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培养料配制→发酵→装袋→蒸汽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
与传统熟料技术相比,它增加了一个培养料发酵技术环节。
需要详加说明的是放线菌高温发酵培养料这一技术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汉堂,未经刘汉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