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信息的交互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524.9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和峰;黄亚达;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4 | 分类号: | H04W12/04;H04W36/08;H04W9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信息 交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信息的交互方法和装置,用于在切换到载波聚合小区的过程中实现安全信息的交互。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由演进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和演进分组交换中心(EPC,Evolved PacketCore)组成,网络呈现扁平化。EUTRAN通过S1接口与EPC相连。其中,EUTRAN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演进基站(eNB,Evolved NodeB)组成,各个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EPC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和服务网关实体(S-GW,Serving Gateway)组成。
在LTE中,由于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网络覆盖区域移动,可能会引起UE的服务小区的变化。为了保持UE的业务连续性,需要网络辅助UE在各个小区之间进行切换,当前在LTE内部的切换按照流程主要可以分为S1切换和X2切换,分别对应通过S1口和X2口的切换流程,其中切换的发起方称之为源侧,切换的目的方称之为目标侧。为了保证UE在切换后业务的安全性,需要在切换过程中确定UE在目标侧的安全密钥(KeNB)。其中,在S1切换中,目标侧的新KeNB由目标侧根据MME通知的下一跳值(NH,Next Hop)和下一跳链计数(NCC,Next Hop ChainingCounter)以及目标小区对应的的物理小区标识(PCI,Physical CellIdentity)和小区的下行载频(EARFCN-DL,E-UTRA 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Down Link)来计算;而在X2切换中,目标侧的新KeNB,即KeNB*,是由源侧根据目标侧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小区的下行载频(EARFCN-DL,E-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Down Link)以及当前使用的KeNB(或者下一跳值(NH,Next Hop))来计算目标侧的KeNB*。然后,将KeNB*和相应的下一跳链计数(NCC,Next Hop Chaining Counter)通过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发送给目标侧,由目标侧将NCC通过切换命令消息(HandoverCommand)经源侧发送给UE。UE根据切换命令中的NCC信息使用与网络侧同样的方法计算新的安全密钥,其中,NCC主要用于指示在计算新密钥时使用的输入参数是KeNB还是NH。
在LTE中,TDD小区只提供一个载波用作上下行传输,而FDD小区只提供一对载波(一个上行和一个下行载波)用作上下行传输。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带宽的需求,第三代合作计划(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对LTE系统提出了新的增强功能,称之为LTE Advance,在LTE Advance中提出了用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方法实现更大带宽的目的,此时一个小区由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组成,各个载波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能够同时为UE提供多载波的服务。分量载波可以采用兼容LTE系统的载波,这种载波称为后向兼容载波(Backwards compatible carrier);分量载波也可以采用不兼容现有LTE系统的载波,这种载波称为非后向兼容载波(Non-backwardscompatible carrier),这种载波只能为LTE Advance UE及更高版本的UE使用;分量载波还可以是扩展载波(Extension carrier),这种载波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其他能够独立使用的载波一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