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614.8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峰;程勇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H03F3/21;H03F3/19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放大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TD-SCDMA射频功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方 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TD-SCDMA射频功放/低噪放模块的栅压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使用电阻分压的方式给栅压供电,但这种方式对于高低温功放特性 差异较大的功放管,不能使其功放性能指标得到补偿,而只能保证在某个温度 点下的性能指标,而且对不同的功放进行调试时,采用电阻分压方式无法控制 栅压的分辨率,因此功放栅压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另一种是使用模拟温补电路对功放栅压进行补偿,采用这种方式则必需调 试出和功放温度特性曲线相反的补偿电路,而这在实际中很难做到,只能满足 某温度段内的功放性能指标,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模拟温度电路会产生温漂, 从而使功放性能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 功放栅压控制技术不能使功放管在任何温度下都工作于最佳功放工作点的问 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获取功放管当前工作温度,根据该温度及功放特性参数实时计算PWM 信号的占空比值;
B、根据上述占空比值产生相应的PWM信号;
C、基于上述PWM信号对功放管的栅压进行控制。
在所述步骤A中,PWM信号的占空比值具体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Y(Ti)=D0+a1(Ti-T0)+a2(Ti-T0)2+a3(Ti-T0)3
Y′(Ti)=Y(Ti)-(a1(Tc-T0)+a2(Tc-T0)2+a3(Tc-T0)3)
其中,Ti为所述功放管当前工作温度,Y′(Ti)为PWM信号的占空比值,a1、 a2和a3分别为一次温度系数、二次温度系数和三次温度系数,T0和D0分别为 经预先调试所得的参考工作温度和对应的参考PWM信号占空比值,Tc为功放温 度曲线拟合时的参考温度。
调试获取所述T0和D0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31、产生一PWM信号,并基于该信号控制功放栅极产生相应的栅压;
32、读取功放管的当前工作电流;
33、判断所述工作电流值是否与预设值相同,是则获取此时功放的工作电 流值及本次产生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值,即分别作为上述T0和D0,否则进一 步判断所述工作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是,则执行步骤34,否,则执行步骤 35;
34、增大PWM信号的占空比值,并返回执行步骤31;
35、减小PWM信号的占空比值,并返回执行步骤31。
所述功放栅压的控制精度可以通过修改PWM频率计数值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系统,包括:
数字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功放管的当前工作温度信息并输出;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数字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实时产生一个PWM信 号并输出;
PWM滤波模块,用于对控制单元输出的PWM信号进行滤波,输出直流电压 信号至功放管的栅极。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功放特性参数;
脉宽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搜索数字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及存储模块 中的功放特性参数实时计算出PWM信号的占空比值并输出;
PWM产生模块,用于根据脉宽计算模块输出的占空比值产生相应的PWM信 号并输出。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实时地检测功放管的工作温度,并根据 该工作温度实时产生一个最适应的PWM信号来控制功放管的栅极电压,从而可 以使功放管在任何温度下都工作于最佳功放工作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曲线参数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栅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