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分选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651.9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仕应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63841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分选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机械,它适用于大中小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分选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等已达到不得不有效处理的程度。目前国内采用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及焚烧发电等技术方法。一、填埋:目前采用最多的垃圾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危害很大。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填埋后的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其现实危害和潜在危害更是在不断增加;二、焚烧及焚烧发电:这种方法表面看似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但是调研一下我国已建成并投产的焚烧或焚烧发电垃圾处理厂,就会发现这种处理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处理方法,运行费用昂贵,并在焚烧及焚烧发电过程中,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如二噁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同样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民众的心里健康。三、堆肥:该方法具有投资少,易操作的优点。但存在着缺点:有机物堆腐时间长,一般需三周至一个月,堆积污染严重,苍蝇、蚊子孳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给当地卫生防疫带来极大隐患。有机物堆肥产品杂质多,而且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能有效分离,长期使用堆肥产品,会造成土壤表面沉积,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同样占地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变废为宝的生活垃圾分选一体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一体机,其特征包括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由打散装置风选机构、风干机构、磁选机构、圆筒筛机构、吸尘机构、液压清筛器、粉碎机、可燃物成型机构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机架上,由控制系统经监视遥控设备和控制线传输,采用电脑远程操作和控制,整体机外设有机壳,机壳内还设有消防箱、工具箱。
所述的打散装置由进料斗、破碎器、风机(3.1)、(3.8)磁滚筒、螺旋器组成。
所述的风选装置由低速风机(3.3)、(3.4)、(3.5)、(3.6)、(3.7)、(3.9)、(3.10)、(3.11)、组成,经一次风选和二次筛下风选,其中第一次风选由风机(3.1)、(3.2)、(3.3)、(3.8)工作,第一次筛下风选是风机(3.4)、(3.5)、(3.6)、(3.10)和(3.11)工作,第二次筛下风选是风机(3.7)、(3.9)工作。
所述的风干装置由圆筒筛、高速风机(3.1)、(3.2)、(3.8),低速风机(3.3)组成。
所述的筛选装置由圆筒筛及其圆筒筛上的液压清筛器和齿轮,减速器,电动机,筛架和分流板组成,其中电机和减速器与齿轮(7.2)连接。
所述的磁选装置由磁滚筒组成,磁滚筒上设有刮片,其中磁滚筒(4.1)设置在打散装置,磁滚筒(4.2)、(4.3)设置在风选装置。
所述的液压清筛器采用全自动正反液压钢刷清筛器。
所述的吸尘装置采用多方位吸尘装置,再集中到中转处理系统。
控制系统由遥控设备和监控设备组成,可以远程实施操作和控制,分别安装在进料口(1),圆筒筛口(6)、进料口(6.1)、出料口(6.2)、及圆筒筛内和圆筒筛下、液压清筛器、吸尘装置、电源工作室、整体机。
本装置采用全自动正反液压钢刷清筛器,同时采用多方位吸尘装置,再集中到中转处理系统并采用圆筒筛下二次风选装置,也采用螺旋器均匀进料。
工作原理是:动力带动原理,以电机为动力,以三角皮带多根带动进料装置,由进料装置的一端用小齿轮带动电磁装置大齿轮而减速(齿轮配置在进料和电磁装置的后面)。
本发明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经分选后的垃圾产品可达到利用条件,有碍利用的物质得到分离和处理;能有效解决现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成本高、治理效果差、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具有针对性强、资源利用率高(可达90%以上,分离效率为:垃圾渣粉≥90%、玻璃石子≥75%、可燃物≥80%、塑料薄膜≥90%、废钢铁≥95%、废电池≥98%)、污染治理简便、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等特点,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仕应,未经陈仕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烯化氧聚合的高活性催化剂
- 下一篇:皮肤中活性物质的控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