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行程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684.3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明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林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0 | 分类号: | F16K5/00;F16K5/08 |
代理公司: | 德阳三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程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尤其是一种角行程调节阀,特别适合高压差工况,可实现全开度调节。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角行程阀门的阀芯、阀座的密封结构是刚性线接触密封,这就要求阀芯、阀座必须具备很高的相对位置精度,当阀门关断时,才能形成完整的环形密封线,但阀芯、阀座加工、装配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相对位置精度有限,故密封效果较差,无法满足高泄漏等级工况的使用要求。另外,这种硬密封结构也使阀芯、阀座容易磨损,密封效果下降很快,阀门使用寿命短。于是出现了弹性阀座,该弹性阀座是将阀座与阀芯接触的部分设计成弹性元件,如“J”形阀座(一个弹性变形段)、“S”形阀座(两个弹性变形段)、波纹管阀座(多个弹性变形段),利用弹性元件的万向退让特性,自动适应阀芯,因而能够在阀门关断时形成完整的密封环线,显著地改善了阀门的阀芯阀座的密封效果,同时也可减轻磨损,延长阀门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的弹性阀座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
1.目前行业中弹性阀座直接采用弹性段与阀芯密封,其密封效果很好,但是当阀门前后压差很大,阀前介质压力大于密封压力时,将会顶开弹性元件,使阀座、阀芯间的密封失效,造成内漏,故不适合高压差工况。
2.在阀门开启(增大开度)过程中,当阀门到全开度时,即阀芯与阀座分离时刻,变形段的弹力瞬间释放,会发生“启跳”现象,对介质流动产生不利影响,流量特性曲线不圆滑,有尖脉冲,不能用于对调节品质要求很高的场合。
3.“S”形阀座、波纹管阀座以及变形量较大的“J”形阀座,其弹性段直接与阀芯配合,如果阀门是偏心式阀芯,弹性段的变形量很大,产生的密封压力也很大,阀座、阀芯会紧紧抱在一起,抱紧力大于执行器的驱动力时,会出现“抱死”现象。因此,“S”形阀座、波纹管阀座以及变形量较大的“J”形阀座不宜用于偏心式角行程阀。
另外,由于弹性段通常较薄,导致其耐磨损、耐冲蚀能力低,使用寿命短,为此,往往需要对弹性段进行特殊工艺处理,例如,密封面堆焊耐磨层,或渗氮、渗碳等,而弹性段是异形,工艺难度大,加工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高压差和高泄漏等级工况,并能全开度调节的角行程调节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角行程调节阀,包括阀体,固定在阀体内的阀座,与阀座配合的阀芯,所述阀座具有整体结构的三个部分,分别是:
基座部分,固定在阀体上;
工作座部分,与阀芯配合;
中间过渡部分,位于基座部分和工作座部分之间,该过渡部分是一个弹性变形段,当阀芯与工作座部分接触时,过渡部分发生弹性变形,使工作座部分相对于基座部分出现相对位移;
所述基座部分是一直径较大的环状体,所述工作座部分是一直径较小的环状体,所述过渡部分是一锥管状体,其大头端对应基座部分,小头端对应工作座部分;三个部分同心布置,沿径向由内向外分布的顺序为工作座部分、中间过渡部分、基座部分;
所述工作座部分环状体的截面形状是矩形,该矩形与阀芯配合的角是圆角,圆角半径适配工作座的位移量。
所述阀芯为球冠状阀芯或者球台状阀芯,其球面与阀座配合。
所述阀芯是偏心式阀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阀门阀座变形段的长度尺寸、截面尺寸是根据系统的压差设计的,与现有弹性阀座变形段相比,长度较短而截面积较大,变形后存储的弹力大,即作用于阀座、阀芯之间的密封压力大,可用于高压差场合。通过合理设计变形段的长度尺寸、截面尺寸,可以满足不同压差工况的使用要求,泄漏等级可达Ⅵ级。
上述结构的弹性阀座,其变形段变形的位移量也很小,且只有一个弹性变形段,工作座相对于基座的位移量就是该变形段的位移量,没有位移叠加。在阀门开启过程中,当阀芯与工作座分离时刻,工作座“启跳”幅值非常小,几乎不影响流量特性曲线。
当阀芯与阀座分离,阀门处于全开度时,工作座复位,由于工作座与阀芯配合的部位是圆角,且该圆角半径是根据阀座受阀芯推力时工作座的位移量计算得出的,工作座复位后,不会当住阀芯,阀芯逆向转动仍可回到阀座上,故本阀门可用于全开度调节场合。
本阀门是工作座与阀芯配合,弹性段不与阀芯直接配合,因工作座是刚体,本身不变形,在高压工况下,即使是偏心阀芯,工作座与阀芯也不会抱在一起,出现“抱死”现象。
另外,因弹性段不与阀芯配合,无须做表面硬化处理,而是对工作座做表面硬化处理,工艺难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林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林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