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浮岛及其可分拆使用的附属设施吊桥、板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8836.1 | 申请日: | 200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谭健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健苗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35/50;C02F3/32;E01D15/24;E01D15/08;E04H3/00;E04B1/3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及其 可分拆 使用 附属 设施 吊桥 板房 | ||
一、技术领域
本技术的中文名称为“海上浮岛及其可分拆使用的附属设施吊桥、板房”,英文名称为“Floating island on the sea and its affiliated hanging bridge and board houses which can be di sassembled and used in other places”。
在12个学科门类中,就该技术的设计制造而言,涉及工学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包括自主设计的浮岛单元构件(浮岛单元用于浮岛的构建)、吊桥构件(吊桥用于浮岛与岸堤之间的连接,另可分拆使用于沟壑之上的道路连接)、板房构件(板房用于岛上的人员居住和物品存放,另可分拆使用于边防军营、救灾居所等简易用房的快速构建);就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涉及理学(一级学科:生物学)、工学(一级学科:建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军事学(一级学科: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等学科,可应用于近岸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海滨城市“海上陆地”的铺设、海洋水域“海上陆地”的铺设、沟壑之上的道路连接和简易用房的快速构建等多个工程领域。
该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1、近岸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干式人工浮岛现有技术改善近岸水域生态环境的用途,如在公园湖泊中创建岛上植物园、岛上野生动物园。2、海滨城市“海上陆地”的铺设:在不占耕地和其它土地的前提下,为海滨城市提供建造成本低廉、铺设面积和承载重量不受明显限制的“海上陆地”,用作海滨城市的公益性或经营性场所,如居住、度假、休闲、娱乐、运动、比赛、营业、促销等活动的场所,为海滨城市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开发提供有益方案,如新加坡、香港、澳门、上海、天津、广州、大连、杭州、青岛、深圳等地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开发。3、海洋水域“海上陆地”的铺设:不受水域位置、水体深度、铺设面积、承载重量等条件的明显限制,为海洋水域提供低建造成本、高建造速度的“海上陆地”,用作海洋水域(如我国南海南沙海域)的经济活动基地或军事活动基地,如捕鱼旅游等海洋经济开发区、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平台、充当岛礁沙滩及其建筑物的海权守卫基地、军用航空机场和浮岛式航空母舰等。4、附属设施吊桥和板房的应用:吊桥用于浮岛与岸堤之间的连接,另可分拆使用于沟壑之上的道路连接;板房用于岛上的人员居住和物品存放,另可分拆使用于边防军营、救灾居所等简易用房的快速构建。
总之,该技术在近岸水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海滨城市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开发、海洋水域(如我国南海南沙海域)的经济开发和主权维护、沟壑之 上的道路连接和简易用房的快速构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二、技术背景
“技术背景”包括以下内容:(一)、人工浮岛现有技术概述;(二)、人工浮岛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三)、专利检索情况、本技术的特色与创新性、实用性。
(一)、人工浮岛现有技术概述
1、人工浮岛简介
利用有机材质、合成材质或其它材质作为载体,漂浮于水面,其上主要用来栽植植物形成生物群落,从而改善局部水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构造物,称为浮岛。原始浮岛是由水域底层的沉积物上浮后,表面衍生植物群落而形成的。人工浮岛历来是以漂浮水面、不易分散的材质作为载体,在其表面上人为栽植各种类型的适宜于水域环境生长的植物品种而形成的。
人工浮岛技术始于19世纪60年代,其初始目的是,改善鱼类产卵繁殖环境,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直到1995年第6届国际湖泊环境大会上,人工浮岛技术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此后,人工浮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德国、日本和美国,该技术获得了迅速的推广应用。目前构造人工浮岛的主要目的是,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为生物创造栖息地、消除风浪对岸边的冲击。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人工浮岛技术主要用来美化环境、为生物创造栖息地;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宁波、深圳、云南、台湾等地方或地区,人工浮岛技术也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其目的主要是净化湖泊的水质。
2、人工浮岛的构造工艺
2.1分类
人工浮岛可分为干式、湿式等两大类,岛上植物和岛下水体接触者为湿式,不接触者为干式。
干式浮岛因岛上植物与岛下水体不接触,因而可以栽植大型的木本、园艺植物,通过不同木本的组合,可以营造适宜于鸟类的栖息场所,同时也美化了环境、改善了景观,但这种浮岛对水质没有净化作用。大型的干式浮岛,其载体材质一般为混凝土或发泡聚苯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健苗,未经谭健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伞
- 下一篇:免熔断型高压跌落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