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8972.0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杰利·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00 | 分类号: | H01R25/00;H01R12/14;H01R13/00;H01R12/04;H01R1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若干通过线缆串接的连接 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的质量好坏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是否可靠工作的决定性因素。随着 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对电源供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不稳定的电 源输入会直接导致整个电子设备的功率输出产生衰减,从而导致电子设备停止 工作,而且计算机系统也会罢工,进而引起重要数据或信息丢失。
除了电源质量外,对电源线缆的管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美国专利 公告第US5,855,064号揭示了具有模块化集成的线缆接口结构的一种电源供 应系统,该系统利用线缆接口将个人计算机中的电源由电源输出装置提供给若 干子系统。所述电源供应系统包括将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此外,所 属电源供应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输出线,所述输出线包括若干线 缆组,而每个线缆组于第一端设有用来连接于个人电脑子系统的对接头。所述 电源供应系统还包括集成个人电脑收容模组用来与输出线对接。所述输出线进 而于第二端设有集成输出线对接头,用来将输出线插入集成收容模组,所述集 成输出线对接头模组与每个线缆组电性连接。
然而,一般电脑的内部空间毕竟有限,而线缆组占据太大的空间,使得多 余的线缆无法管理,进而导致电脑内空气流通散热难以凑效,从而影响计算机 的工作。
因此,鉴于前述的缺陷,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加以改良, 以弥补其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多余线缆管理性能的线缆连接器组 件,其可有效减少多余线缆对连接器组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至少两个连接器以及与所述两个连接器连接的若干具有内芯线的电源线,所述 每个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分别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的电路板及支撑于绝 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尾部分别对应焊接于所述两个电路 板上,所述若干电源线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电路板对应焊接以连接所述两个连 接器的第一组电源线,及一端仅与所述一对电路板中之一个电性连接而另一端 与电源电性连接以使所述两个连接器能被相同电源传输路径供电的第二组电 源线。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 至少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信号线与电源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 二连接器均分别包括设置有若干信号端子的信号区域和设有若干电源端子的 电源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线与第二连接器的信号线相互电性独立且以 相互并行排列的方式设置,且所述信号线分别设有与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芯 线;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电源线与第二连接器的电源线相互电性连接且以串行连 接的方式设置,且所述电源线包括与对应的电源端子分别电性连接的芯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连 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三连接器可由同一条电源传输线供电,通过此结构, 可有效减少多余的电源线,并可有效减少线缆占据的设备空间,提高散热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元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线缆组件的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立体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线缆组件的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彼此依次相互连接的 第一线缆组件1、第二线缆组件2以及第三线缆组件3。
所述第一线缆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相连接的 若干电源线14以及信号线15。所述第一连接器10包括绝缘本体11、第一电 路板12、第二电路板13、支撑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若干电源端子115以及信 号端子1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控制阀
- 下一篇:用于早期腹膜炎检测和用于体液的体内检验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