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光源设备及显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9090.6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大川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G02F1/1333;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胜;李春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光源 设备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光源设备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过去,有一种公知的平面光源设备,如JP-A No.2007-206398中所示。 该平面光源设备的目的是根据在显示设备的光漫射板上的导光块的边界, 减轻辉度降低的影响。
如在JP-A No.2005-17324和JP-A No.1999-109317中所公开的,根 据公知技术,将显示屏分成多个块,根据输入图像信号在分割块单元中改 变背光辉度。JP-A No.2005-17324和JP-A No.1999-109317提出了通过根 据输入图像信号来改变背光辉度而达到低消耗功率以及扩大显示辉度的 动态范围。
发明内容
然而,虽然JP-ANo.2007-206398包括以类似于瓦片的形式排列的导 光块,但是不同于JP-A No.2005-17324和JP-A No.1999-109317,没有提 出根据输入图像信号改变块单元中的辉度。因而,当使用仅控制一些导光 块来发射光的方法来以块为单位改变辉度时,将在发光导光块和非发光导 光块之间的边界处发生辉度的急剧变化。这会导致辉度中的亮度不均匀的 问题。
因而,在JP-A No.2007-206398所公开的技术中,当改变块单元中的 背光辉度时,将在辉度中出现亮度不均匀。因此,很难通过整个显示屏中 的亮度对比的平滑改变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期望提供一种新的且改进的 平面光源设备和显示设备,其在多个块单元中改变显示屏中的辉度时,可 稳当地抑制亮度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面光源设备,包括:导光板,其 包括多个板形导光构件,所述导光构件的侧面以锯齿形状形成并且毗邻的 导光构件的锯齿状的侧面在平面方向上相连,使得相互啮合;以及多个发 光元件,其向每个导光构件发射光,其中,所述多个导光构件中的每个导 光构件的锯齿状的侧面包括顶端为90°或更小的多个突出部,并且毗邻 的突出部之间的角为90°或更小。
根据上述构造,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板形导光构件,所述导光构件的 侧面以锯齿形状形成。毗邻的导光构件的锯齿状的侧面在平面方向上相 连,使得相互啮合。多个发光元件向每个导光构件发射光。当从发光元件 发射的光移入导光构件的平面方向时,其以较大的入射角进入锯齿状的侧 面。因此,可将返回进入导光构件的回射成分减到最小。因而,光可稳当 地漫射到毗邻的导光构件,并且当针对光导板中的每个块设置不同的光发 射量时,可抑制出现亮度的不均匀。
另外,发光元件可被控制,使得对导光板中的多个板形导光构件设置 不同的光发射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 其显示图像;以及平面光源设备,其被布置成面对所述显示面板,并包括 导光板和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板形导光构件,所述导光构 件的侧面以锯齿形状形成,毗邻的导光构件的锯齿状侧面在平面方向上相 连,使得相互啮合,所述发光元件向每个导光构件发射光,其中,所述导 光构件的锯齿状的侧面包括顶端为90°或更小的多个突出部;并且毗邻 的突出部之间的角为90°或更小。
根据上述配置,导光板被布置成面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所述导光 板包括多个导光板包括多个板形导光构件,所述导光构件的侧面以锯齿形 状形成,毗邻的导光构件的锯齿状侧面在平面方向上相连,使得相互啮合。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向每个导光构件发射光。因此,当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 移入导光构件的平面方向时,其以较大的入射角进入锯齿状的侧面,从而 可将返回进入导光构件的回射成分减到最小。因此,光可稳当地漫射到毗 邻的导光构件,并且当对导光板中的每个块设置不同的光发射量时,可防 止出现亮度不均匀。
另外,可以根据显示面板上所显示的图像,对导光板中的多个板形导 光构件控制发光元件的光发射量。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多个块单元中改变显示屏的辉度时可稳当地 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平面光源设备和显示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像显示设备的构造的横剖面视图,以及示出沿着图1中 长短交替的虚线I-I’剖开的剖面的横剖面视图;
图3是示出显示设备的构造的功能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