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亚硝化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390.4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泉;高明华;赵璞;马兰兰;赵桂瑜;张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12;C02F3/10;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唐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氨氮废 水中 氨氮亚 硝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亚硝化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含CO2废气预处理:将降温、除尘后废气部分用风机引至吸收塔,部分引至曝气生物滤池;
(2)吸收液预处理:吸收液收集至均质槽后均质、沉淀分离,上清液经泵输送至曝气生物滤池;
(3)菌体培养:初期菌体培养在培养槽中进行,采用间歇式投加培养基的方法进行培养;后期菌体培养采用连续进料的方式,逐步提高进水中氨氮浓度;
(4)硝化处理:在完成菌体培养后,对曝气生物滤池中吸收了废气中二氧化碳的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出水进入后续反硝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中所述步骤(1)废气中CO2的含量为2-8%、O2含量为16-18%,所述氨氮废水中氨氮浓度为300-1000mg/L,采用氨氮废水部分循环吸收的方法,吸收时气液比为60~120∶1;部分废气经再次降温后引至曝气生物滤池,调节p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中所述步骤(2)CO2吸收液在体积为2m3的均质槽中进行均质、沉淀分离,上清液用计量泵打入生化反应器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3)活性污泥取自市政污水处理厂,初期菌体培养在菌体培养槽中进行,采用逐步提高碳酸氢铵投加量的方法进行培养,通过碳酸钠控制培养槽的pH在7.0-9.0,通过控温装置将温度控制在20-40℃,溶解氧控制在1.0-2.5mg/L;碳酸氢铵投加浓度按照梯度式增加,分别为50mg/L、100mg/L、150mg/L、200mg/L,每一梯度试验周期为15天;后期连续培养在曝气池中进行,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800-1000mg/L,水力停留时间逐步从10天缩短至3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4)所述高浓度氨氮废水浓度为400-5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h,反应器中pH控制在6.5-8.5之间,溶解氧控制在1.5-2.5之间,温度控制2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3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滚刀圈用合金块
- 下一篇:地下暗埋箱涵或管道施工的拉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