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装置及其麦克风固定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9409.5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锺正彦;林永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0 | 分类号: | H04R1/00;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许志勇;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装置 及其 麦克风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及其麦克风固定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预防通讯装置的麦克风受回音干扰的麦克风固定座。
背景技术
无论是一般家用电话或移动电话,麦克风与扬声器都是非常重要的组件。如果麦克风在电话壳体的内部密封不完全,麦克风就有可能和扬声器在电话壳体的内部互相干扰,从而产生回音。一般来说,会产生回音的主要原因是壳体内部共鸣的结果,如果麦克风与麦克风固定座之间有间隙存在,则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会从间隙进入,从而造成回音,干扰麦克风。因此,如何使麦克风在电话壳体内部能够密不透风,从而确保电话的听和说的质量,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预防通讯装置的麦克风受回音干扰的麦克风固定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麦克风固定座,包括座体与第一突出部。容置空间形成在座体中。容置空间用以容置麦克风。第一突出部自座体的第一表面突出。第一突出部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
麦克风固定座更包括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自座体的第二表面突出。
麦克风固定座更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自座体的第二表面突出。第一固定部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扇形或多边形。
麦克风固定座更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自座体的第三表面突出。第二固定部具有开口与固定孔,开口与固定孔相连通。固定孔的形状是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通讯装置,包括壳体、固定结构、扬声器、麦克风与麦克风固定座。扬声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固定结构形成在壳体的另一侧。固定结构用以固定麦克风固定座。麦克风固定座包括座体与第一突出部。容置空间形成在座体中。容置空间用以容置麦克风。第一突出部自座体的第一表面突出。固定结构具有凹槽。当麦克风固定座固定于固定结构时,第一突出部嵌入凹槽中。第一突出部的形状是圆形或多边形,且凹槽的形状与第一突出部相配合。
麦克风固定座更包括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自座体的第二表面突出。当麦克风固定座固定于固定结构时,第二突出部与固定结构的侧壁紧配合。
麦克风固定座更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自座体的第二表面突出。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一固定孔。第一开口与第一固定孔相连通。当麦克风固定座固定于固定结构时,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一固定孔相卡合。第一固定部的形状是圆形、扇形或多边形,且第一固定孔的形状与第一固定部相配合。
麦克风固定座更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自座体的第三表面突出。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二开口与第二固定孔。第二开口与第二固定孔相连通。当麦克风容置在容置空间时,连接于麦克风的导线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二固定孔相卡合。第二固定孔的形状是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于通讯装置的麦克风固定座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突出部与固定结构的凹槽配合,可有效预防麦克风受回音干扰。(2)通过第二突出部与固定结构的侧壁紧配合,可更有效地预防麦克风受回音干扰。(3)通过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孔相卡合,可让麦克风不易从麦克风固定座脱落。(4)由于麦克风固定座是以软性材料制成,通过第二固定部来固定麦克风的导线,可避免刮伤导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讯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通讯装置的内部组件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麦克风固定座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麦克风固定座从另一个视角观看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固定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第一固定部设计成不同形状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第一固定孔设计成不同形状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的第二固定孔设计成不同形状的示意图;
图9是麦克风、麦克风固定座与固定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及
图10是图9从另一个视角观看的组合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通讯装置 10 壳体
12 固定结构 14 扬声器
16 麦克风 18 麦克风固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