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572.1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4/24;H01R13/405;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江苏省昆山市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无需专用的设备或工具即可轻易完成将线路与连接器完成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对板连接器用于各类民用移动通讯设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GPS、MP3/MP4、数码相机、手持式游戏机等),是实现此类设备内部各功能性器件与主机板之间信号或电源连接或传递,最终完成功能性器件性能的实现。如手机中话筒与主机板的连接、振动马达与主板机的连接、电脑中冷却风扇与主机板的连接、状态指示灯与主机板的连接、手机(或MP3/MP4等)带线电池与主机板的连接等等。一般情况下,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配用的部分,即线端连接器(连有导线,与具体的电子器件相接)及板端连接器(一般焊接在主机板上),只有相同型号的连接器,其线端与板端才能相互配用。线端连接器与对应线材(即电线)的连接,常规设计的线端连接器包含数个线端端子及用以固定该些线端端子的塑胶体,该数个线端端子并排且朝同一方向插设于塑胶主体的对接面上,借助该数个线端端子与外部线路相连接。一般连接步骤是在线端端子插入塑胶前,就预先要将线材与线端端子借助专用的设备或工具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线端连接器的线端端子9,其为一个具有打线槽的金属片,依序从接线端设有一对前端夹板91,一对后端夹板92,两侧的弹片93,框口94。于实际使用时,借助专用设备先把线材7头部的胶皮剥去,露出适当长度的金属丝7’,再将剥去胶皮的线材7置于端子的打线槽中,再借助专用的夹线机构夹合该对前端夹板91,后端夹板92,使该对后端夹板92用于压紧材线7剥去胶皮露出的金属丝7’,使后端夹板用于夹紧线材7的胶皮,以防止线材7脱落。其中,当线端端子9的接线端与线材7连接好后,从线端塑胶体的后部一排孔中装入,以组成线端连接器9’;与所述线端连接器9’相配合的板端连接器8’一般是具有一个长方体的塑胶体,该塑胶体设有一个用以容纳该线端连接器9’的凹部,将线端连接器9置入板端连接器的凹部配合好后,板端端子8伸入线端端子9头部的框口94中,并与线端端子9的弹片93接触,由于两侧弹片9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板端端子8的直径,因此,弹片93与板端端子8达到紧密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线端连接器9’与板端连接器8配合视图,从此图2中可以清楚了解线端端子9与板端端子8连接的状态,同时可以清楚传统线对板的结构特点。
上述现有连接器的好处在于,线端端子9与线材7利用前后端夹板91,92夹紧,且后端夹板92夹合在露出的金属丝7’上,使结构可靠,接触面积大,接触较好;与之配合的板端端子8为简单的直型结构,一般为0.5X0.5mm及0.64X0.64mm两种规格,结构简单可靠,适用性广泛。
但是,由于上述连接器的线端端子9结构较为复杂,在连线作业时多次需要专门的设备作业,组装过程长,效率难以提升,且组装时必须先将线材7与线端端子9连接,使其实际应用起来,不够方便灵活,尤其是在更换时尤其如此,而且由于需要设计几对夹板结构,线端端子进一步小型化就很困难,例如若将各线端端子的间距做成小于1.25毫米,就显得尤为困难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线对板连接器,该线对板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连线作业方便,且在组装过程中省去专门设备或工具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其具有组装过程简单、灵活、能提高生产效率、且可使连接器整体体积可进一步小型化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线端连接主要包括数个线端端子及一个塑胶体构成。各该线端端子分别依序设有接线端、固定部及位于末端的接触部;该接线端为至少一个带有细缝的薄型导线卡板,该细缝的开口向上;该固定部为至少一个向外侧延伸的凸点部;一个塑胶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塑胶体的第一表面设有数条用以固定容纳各该线端端子的槽道,各该槽道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从顶面向各该槽道底部延伸的滑槽,各该滑槽之间的距离与各该凸点部的距离相等,各该槽道的一端具有一个开口,另一端具有一个穿孔;各该线端端子借助各该线端端子的凸点部卡掣于各该滑槽而铆合于各该槽道中,各该接触部穿过各该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