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624.5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余传林;张杰;崔晓兰;王军;罗哲;刘晓龙;段月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莫 丹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态化 颗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化工行业锅壳式废热锅炉的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受热面的清灰除尘设备是提高锅炉热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设备之一。锅炉的除尘方法和设备是多种多样。例如燃气脉冲除尘系统,它是利用可燃气体的瞬间燃烧产生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声波和气流脉冲技术,它具有强度大,除灰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可燃气体可能出现泄漏,且有不易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同时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要求高,而可燃气体用量大,否则有点不着的情况产生;另外还有脉冲能量不易控制的缺陷,当脉冲能量过大时容易对炉内耐火墙和保温层造成破坏。
流态化作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中的一门新学科,经历近70年的发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炼油厂的重油催化裂化、化工行业的流态化干燥、电厂中的流化床燃烧锅炉、环保领域的硫化物脱除等。在化工行业高温烟气废热利用中,进入废热锅炉的高温烟气往往含有大量的黏性粉尘颗粒,黏性颗粒由于颗粒间黏附力大,易于聚结成团粘附在锅炉的炉墙及受热面上,大大影响锅炉的换热效果和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粉尘颗粒黏性,从而控制聚团大小的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它包括加料斗、储料罐、钢支架、螺旋给料机、均匀混料罐、松料风管、主风管、空压机、输料管道、锅炉前烟箱;所述的加料斗、储料罐、螺旋给料机、均匀混料罐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固定在钢支架上;储料罐筒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分为倒锥形,储料罐的上封头通过管道与加料斗的出口相连,储料罐的下封头通过管道与螺旋给料机入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出口与均匀混料罐顶部连接;均匀混料罐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倒锥形;均匀混料罐顶端与主风管一端连接,主风管另一端与空压机连接,在主风管上还引出松料风管;均匀混料罐底端与输料管道一端连接,输料管道另一端与锅炉前烟箱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其在连接加料斗与储料罐管道上设有调节用蝶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其在均匀混料罐下部的输料管道上设有调节用蝶阀,在输料管道引出的分支管道上还设有卸料用球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其在主风管上还设有电动调节球阀、主风管截止阀、压力表和流量计。
如上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其在锅炉前烟箱上设有若干个输料支管,输料支管上设有输料管球阀和止回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其所述的储料罐上封头为平封头或椭圆封头,该上封头上设有防堵塞的压力表和排气阀;所述的储料罐的下封头为平板型。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能够将直径为0.2~0.5mm的细沙和空气混合使其呈流态化,得到一定温度、压力和流量的均匀风沙气、固二相流。利用流态化细沙颗粒在一定烟速条件下破碎、磨损锅炉受热面上团聚的黏性灰尘,确保锅炉受热面干净,有利于传热。同时,由于投入大颗粒也导致锅炉换热性能大为改善,提高了锅炉换热系数。本发明提供的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高,稳定性好,除灰效果理想,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适宜在化工行业锅壳式废热锅炉受热面除灰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储料罐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料斗;2、蝶阀;3、排气阀;4、储料罐;5、钢支架;6、螺旋给料机;7、均匀混料罐;8、球阀;9、压力表;10、松料风截止阀;11、松料风管;12、主风管截止阀;13、主风管;14、流量计;15、空压机;16、电动调节球阀;17、输料管道;18、输料管球阀;19、止回阀;20、输料支管;21、锅炉前烟箱;22、松料风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流态化颗粒除灰系统,主要包括加料斗1、储料罐4、钢支架5、螺旋给料机6、均匀混料罐7、松料风管11、主风管13、空压机15、输料管道17、锅炉前烟箱21。
加料斗1、储料罐4、螺旋给料机6、均匀混料罐7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固定在钢支架5上。本系统的主体重量落在钢支架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未经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倾斜和波动的超声波液位测量传感器
- 下一篇:整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