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0047.1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牙根 尖周炎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牙根尖周炎是由厌氧菌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抑制和杀灭致病菌对于治疗和预防牙周炎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牙龈卟啉菌(Pg)是牙周炎证据充分的致病菌,而中间普氏菌(Pi)是牙根尖周炎的中度相关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是青少年牙根尖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目前治疗牙根尖周炎常采用抗菌素类西药,但是临床上发现有下列缺点:
1.有些患者对青霉素、螺旋霉素、灭滴灵等西药过敏。
2.一些病人使用青霉素、螺旋霉素等针对性西药时疗效不佳。
3.西药对肠胃刺激较大。
4.部分中老年人不习惯西药治疗。
5.某些西药的治疗费用太过昂贵。
鉴于此,一些医疗工作者开始研究中药在治疗口腔内厌氧菌中的应用。例如,《云南中药学院学报》,第14卷,第1期,第23-24页公开了中药在治疗口齿厌氧菌感染中的经验。但是,对于更合理的药物的研究从未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列成分按照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生地1~10重量份 玄参1~5重量份 黄连10~30重量份
大黄1~10重量份 木通10~30重量份 川芎1~10重量份
白芷1~5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列成分按照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生地5重量份 玄参3重量份 黄连20重量份
大黄5重量份 木通20重量份 川芎5重量份
白芷3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手段制成各种剂型,例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硬胶囊、汤剂等。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牙根尖周炎的药物组合物配方合理,成分简单易得,疗效显著,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上治疗牙根尖周炎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取生地500克、玄参300克、黄连2000克、大黄500克、木通2000克、川芎500克、白芷300克,加入蒸馏水10升。加热回流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0.1μm微孔滤膜过滤,微孔滤膜过滤后的滤液分为1000份。
试验例
参见《河北中医药学报》,第23卷,第4期,第30-31页公开的方法来测定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其中使用的试验菌株Pg(PgATTCC33277)、Pi(PiATCC25611)、Aa(FnATTCC24523)可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并且本着科研的目的,可在本申请之日起20年内向公众发放。
厌氧菌菌悬液的制备
将菌种接种于厌氧血平板上,37℃厌氧环境复苏48h(80%N2,10%H2,10%CO2)。保存的菌种复苏后,接种于CDC厌养培养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琼脂表面的菌落混悬于制备好的灭菌斯氏肉汤培养基中,培养相应时间(48h)后使菌液浓度呈105~106CHU/mL备用。
体外药敏实验
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将实施例1制备的分成1000份后的试液(1∶1)用斯氏肉汤液体培养基稀释成10个浓度(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另设不加药物只含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作为对照管,在试验药物管和对照管中加入配制好的厌氧菌菌悬液。将试验药物管和对照管置于厌氧罐中,37℃培养48h。
结果判读:对照管有细菌生长而明显浑浊,以试验组试管外观清亮不浑浊的最小药物浓度为该药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体外抑菌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亮,未经李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