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0190.0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瞿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革荣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电力 负荷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消费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力供应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增长各个地区的电力负荷不断增加,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各发电厂不得不开足马力加大发电能力,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废弃物的排放,加大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人们在使用电能的时候,往往不能科学合理安全的用电,不重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浪费电能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样一来就更加加剧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电力在生产的过程中从发电、供电一直到用电需要经过多个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和电能的传递,在每一次的变压和传递电功率的过程中,变压器自身都要有大量的电能损耗,这其中就包括有功功率损失和无功功率损失,有功电能损耗又成为铜损,无功电能损耗又成为铁损。由于电力系统大量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变压器,所以在整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过程中,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总体加起来是十分惊人的。据不完全的统计资料显示变压器的电能损耗约占整个电力系统损失的30%左右。因此,全面开展研究节省变压器的有功和无功损耗,使之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运行水平,使各种变压器都工作在经济运行点,充分发挥变压器的效能以到达节约电能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其目的在于,使变压器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运行水平,使各种变压器都工作在经济运行点,充分发挥变压器的效能。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包括主变压器,还包括负载临界点计算模块、变压器负载检测模块和变压器运行控制模块;
负载临界点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负载的临界值;
变压器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变压器的实际负载;
变压器运行控制模块,根据负载的临界值和主变压器的实际负载决定主变压器的投入或退出。
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正是采用检测和控制变电站和用户配电室电力负荷变化情况,使变压器始终工作在经济运行状态,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a和图2b是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的端子图;
图3和图4是机箱结构和平面开孔尺寸图;
图5是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的硬件原理图;
图6a是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上电后的界面示意图;
图6b是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上电后的正常运行界面示意图;
图7是智能型电力负荷管理装置的菜单功能示意图;
图801-图841是各功能操作所对应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变压器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将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又与变压器的技术特性有关,同时又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产生非线性的变化。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通过合理地选择运行方式,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变压器的损耗包括两部分: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空载损耗是一个常数,由变压器的材料和工艺决定,它不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而负载损耗则与变压器的负载呈线性关系,在一定负载情况下,变压器的损耗为:
P=P0+(S/Se)2×Pk
其中:
P0:变压器空载损耗;
Pk:变压器额定负载损耗;
S:变压器负载;
Se:变压器额定容量。
对2台分列运行主变,且2台主变的容量相同,平均分摊负载。
两台主变分列运行时,变压器损耗为:
P2T=2P0+[(S/Se)2×Pk]/4
单台主变运行时,变压器损耗为:
P1T=P0+(S/Se)2×Pk
令P2T=P1T,即可求出变压器临界运行负载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革荣,未经瞿革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塑料袋制成衍生燃料颗粒机
- 下一篇:发泡海绵生产用混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