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燥转窑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0253.2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智;谭轶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3/02;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 |
地址: | 41200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干燥转窑。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干燥窑中,在物料随着干燥窑的转动向前运动时,依靠干燥窑内的链条对物料进行打碎和扬料,物料依靠自身的安息角进行扬落,这中方式不能有效地实现打碎物料和扬料的效果,各种物料在干燥转窑中很易结成团块。在物料前进到干燥窑的高温段后,干燥窑窑头的热空气不能有效地与团块状的物料充分混合,物料内部的水分不能及时挥发出来,这一方面致使大量的热空气未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未利用的热空气会过量地增加窑尾温度,从而导致窑尾处筒体的变形,引发设备故障;并且,从干燥窑进入燃烧室的物料的干燥度也不能满足工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转窑,其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转窑,其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转窑筒体,转窑筒体依次包括进料口、链条区、高温段和出料口,其中,转窑筒体的高温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板形扬料装置,扬料装置自出料口开始沿着转窑筒体的内壁在转窑筒体的长度方向上朝向进料口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为弧形板,该弧形板沿渐开的弧线在转窑筒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为直板,该直板沿转窑筒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包括弧形板区段和与弧形板区段相连的直板区段,弧形板区段沿渐开的弧线在转窑筒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直板区段沿转窑筒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的高度在延伸方向上渐变。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焊接至转窑筒体的内壁。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垂直地连接于转窑筒体的内壁。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倾斜地连接于转窑筒体的内壁。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其中,扬料装置沿转窑筒体的内壁的圆周均匀地布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转窑内设置扬料装置设置在干燥转窑的高温段内,通过该扬料装置,延长了物料在高温段的停留时间,使得物料能够与干燥转窑内的热空气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二者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显著地提高了干燥转窑的扬料效果。这一方面提高了物料的干燥度,满足了后续工艺的要求;另一方面物料与热空气之间充分的热交换增加了干燥转窑内的热量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并使得窑尾的温度降低,从而防止其发生热变形。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中:
图1示出了装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扬料装置的干燥转窑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示出了扬料装置的设置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扬料装置的侧剖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扬料装置在干燥转窑中的安装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扬料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扬料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扬料装置的干燥转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干燥转窑包括由驱动机构16驱动的转窑筒体20,转窑筒体20由支承装置14倾斜地支承。转窑筒体20依次包括进料口21、链条区22、高温段23和出料口24。进料装置10与进料口21相通,以便向转窑筒体20内输送物料,同时,进料口21处还设置有吸尘装置12,该吸尘装置12与吸尘系统(未示出)相连。出料口24处设置有燃烧室18,燃烧室18是用于通过出料口24向转窑筒体20内部吹送热空气。
特别地,转窑筒体20的高温段23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扬料板(板形扬料装置)25,扬料板25自出料口24开始沿着转窑筒体20的内壁在转窑筒体20的长度方向上朝向进料口21延伸,如图1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冗余测量的智控涡轮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及包括该换热器的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