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元件和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0775.2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勉;秋池利之;阿部翼;石川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C07D303/36;C07J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液晶显示 元件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元件和化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显示元件,已知具有所谓TN型(扭曲向列)液晶盒的 TN型液晶显示元件,其在设置了透明导电膜的基板表面上形成由 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等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用 的基板,将两块该基板相对设置,在其间隙内形成具有正介电各 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层,构成夹层结构的盒,液晶分子的长轴从 一块基板向另一块基板连续地扭转90度。并且,还开发了与TN 型液晶显示元件相比对比度更高、其视角依赖性更小的STN(超扭 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元件。这种STN型液晶显示元件将在向列型液 晶中掺合了作为光学活性物质的手性剂的液晶作为液晶使用,其 利用通过使液晶分子的长轴在基板间处于连续扭转180度以上幅 度的状态而产生的双折射效应。
近年来,新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开发也很活跃,作为其中之一, 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提出了用于驱动液晶的两个电极在一侧基 板上以梳齿状设置,使其产生与基板面平行的电场来控制液晶分 子的横电场式液晶显示元件。该元件通常被称作为面内切换型(IPS 型),已知其视角性能优异。
此外,作为与上述功能不同的液晶显示元件,提出了使具有 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在基板上垂直取向的被称作为 MVA(Multi 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型和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型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这些MVA式和PVA式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不仅视野角和对比度优异,而且在形 成液晶取向膜时还可以不进行打磨处理等,因而在制造工序方面 也很优异。
使液晶分子在基板上垂直取向的能力(垂直取向性),已知可以 通过使用侧链上具有大体积取代基的聚合物作为液晶取向膜的材 料而表现。因而,提出了在聚合物的合成时使用具有大体积取代 基的单体(预倾角表现性单体)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 出了采用使用1-十八烷氧基-2,4-二氨基苯作为预倾角表现性单体 制得的聚合物的方法。同样,在专利文献3和4中,公开了胆甾 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石胆酸硬脂基(3,5-二氨基苯甲酸)、胆甾 烷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等作为预倾角表现性单体,在专利文献5 中,公开了胆甾基氧基-2,4-二氨基苯等。作为液晶取向膜,通过 采用大量使用这些预倾角表现性单体合成的聚合物,能够获得可 显示稳定的垂直取向性的液晶取向剂。
不过,从应对近年来面板尺寸的大型化和提高制品成品率的 角度出发,要求具有高电压保持率和高的印刷性。但是,已知若 将大量使用如上所述的预倾角表现性单体合成的聚合物作为液晶 取向剂使用,则印刷性会特别显著地变差,认为良好的垂直取向 性与良好的印刷性处于需要权衡取舍的关系。
因此,期待着高电压保持率和良好的垂直取向性与良好的印 刷性兼具的液晶取向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61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36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289367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31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2629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高电压保持率和良好的垂直取向 性与良好的印刷性兼具的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显示良好的垂直取向性和高电压 保持率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由以下的说明获悉。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第一,由一种液晶 取向剂达成,其含有(A)选自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构成的群组中的 至少一种聚合物,和(B)具有环氧基和下述式(20)表示的基团的化 合物,
(式(20)中,RI为碳原子数为4~4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4~40 的氟代烷基,或者为具有甾体骨架的碳原子数为17~51的烃基;
ZI为单键、*-O-、*-COO-或*-OCO-(其中,带“*”的键合臂 位于RI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甲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MAPK/ERK激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