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与电器用平板水箱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0946.1 | 申请日: | 200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青长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器用 平板 水箱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水箱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脑与电器用平板 水箱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与电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得力助手,但电脑与电器机箱内 风扇的噪音影响了人们使用的心情,这一点在夜深人静时尤为明显,风扇 噪音成了电脑和电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一大缺憾。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 风扇的运行还大量消耗了电能,减少了电池的续航时间,不利于长时间户 外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静的电脑、电器使用环境,以及延长笔记 本电脑的续航时间,本发明装置以水的热涨冷缩、热升冷降特性为动力, 不用水泵实现自动水循环,且省去风扇,达到降低噪音、安静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各类电脑与电器结构的不同,分别设 计了三种安装形式的平板水箱,三种水箱的循环原理与散热方式相同,箱 体材质均为防腐金属。其中,I型平板水箱用于笔记本电脑的CPU散热, II型平板水箱用于台式电脑的CPU散热,III型平板水箱用于台式电脑电源 模块的散热。而II型和III型平板水箱也可用于一体式电脑的CPU及电源模 块的散热,两者还可扩展用于某些即需要冷却、但又不需要风扇噪音的电 器设备,以及用于对外观有一定要求的饮水机、冰箱等。
I型平板水箱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一块I型平板水箱、一个用做平 板水箱注水口的叶轮窗组件、一个笔记本水冷头、两条用来连接平板水箱 与水冷头的软管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水循环装置,装置内注 有适量的防冻冷却液,液位高于叶轮,液位上部留出的空间容纳了少量空 气。工作时,笔记本水冷头的主体吸收了CPU的热量,而主体内的防冻冷 却液又吸收了主体的热量,冷却液变热上浮,流向位置更高的热引流室, 同时主体下方冷水被吸进主体内,水循环立即启动。由于笔记本电脑CPU 上的垂直空间有限,高度落差过小,不利于热水上浮效应的实现,因此设 计了热引流室来加高水冷头垂直落差。三角形热引流室的设计提高了水循 环的启动速度和循环成功率,并可让用户在一定角度内前后左右倾斜使用 而不影响水循环。携带热量的冷却液从热引流室的出水口流出后,经软管 流进平板水箱右侧第一个纵向水道,此时自然风冷散热已开始。因自身浮 力和后续热水继续上涌,推动前方热水流进上横向水道,当水流经过安装 在最窄处的叶轮时推动叶轮旋转,叶轮的旋转原理与风杯式风速计相同, 用户可透过叶轮窗玻璃观看叶轮动态,借以判断水循环是否成功。流进上 横向水道的冷却液继续降温,并分路下沉流进相通的其它纵向水道,由于 纵向水道表面积最大,故散热效率最高。冷却液在纵向水道内继续冷却下 沉,汇聚于相通的下横向水道,再由出水口流出,经过相连另一根软管, 从水冷头下方的入水口流进水冷头主体内,填充之前热水上浮后的空间, 如此循环。事实上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热量传遍到整块平板水箱的外表面, 整块平板水箱都参与了自然风冷散热。一块隔热板装在平板水箱与显示器 之间,阻挡两者之间相互热量辐射,两者通过折边上的两排透气孔各自散 发热量,从而保证了显示器原有的使用寿命。
因平板水箱的外侧面为平面,故称为平板水箱。平面的设计使其可以 做为水箱的同时还可以做为机箱的外壳。平板水箱上的叶轮窗组件具有观 察叶轮动态、观察冷却液水位和做为冷却液注水口三种功能。水箱内保留 的少量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它和弹性的软管一起,吸收冷却液热涨冷缩时 产生的正负压。
II型平板水箱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两条软管连接II型平板水箱与台 式水冷头,从叶轮窗口注入适量的冷却液,再装配叶轮窗的全部组件以密 封。将水箱后端的合页轴插入台式机箱后端的合页座内,平板面向外,此 时II型平板水箱可像门窗一样开合,便于维修。固定好水冷头后合上水箱 使机箱关闭,再用螺钉紧固,安装完成。II型平板水箱的循环散热原理与 I型相同。在工作时,整块箱体的外表面都在散发来自CPU的热量。机箱 内的空气吸收了波纹板散发的热量后上升,从II型平板水箱的上透气孔窜 出,冷空气则从水箱的下透气孔吸入,空气不断如此对流,不断带走II型 平板水箱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青长,未经刘青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