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以及病原菌感染抑制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71257.2 申请日: 2009-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1658182A 公开(公告)日: 2010-03-03
发明(设计)人: 上野诚;西川诚司;齐藤章 申请(专利权)人: 克斯莫石油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01N59/00 分类号: A01N59/00;A01N37/44;A01P3/00;A01N59/20
代理公司: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业平;张天舒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病原菌 感染 抑制剂 以及 抑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以及病原菌感染抑制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能够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感染,所述植物病原菌感染成为农作物的产量显著减少的原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和气候的变化等造成的农作物不足成为问题。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量减少的原因多为由病虫害和杂草造成的损害。为了稳定地生产农作物并且向消费者提供稳定的供应,病害防治也变得很重要。以往,在这种病害防治中,通常使用化学合成农药。

大多数的化学合成农药是通过对植物病原菌(其作为病害的原因)的杀菌或抗菌作用来直接地产生影响,从而防止植物病原菌感染扩大。对稻瘟病和黄瓜褐斑病也同样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进行防治。由叶绿素生物合成调节剂和δ-氨基乙酰丙酸构成的杀虫剂组合物也是通过在活虫中诱发四吡咯的蓄积、从而直接进行杀虫的方法(专利文献1)。

然而,通过对植物病原菌的杀菌或抗菌作用从而防止感染扩大的化学合成农药,由于连续使用同一种类的物质,有时候会出现耐药菌。耐药菌的出现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而且在稻瘟病和黄瓜褐斑病中,也存在出现耐药菌的问题。

此外,由于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食物的安全意识提高,人们要求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的农作物生产、并且有效利用植物本身具有的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制来防止由病原菌感染导致的农作物损害。

作为本发明的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的5-氨基乙酰丙酸是叶绿素的前体,几乎所有的植物自身都可以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并且已知的是,如果从外部给予适当量的5-氨基乙酰丙酸,则可以增强光合活性等(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6-500989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338305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及其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在以水稻和黄瓜为代表的植物中,有效地利用植物本身具有的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制,从而能够防止由病原菌感染导致的植物受害。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手段

本发明人将化学合成农药(其通过对植物病原菌的杀菌或抗菌作用来防止感染扩大)可能会出现耐药菌的现象视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认为,只要能够通过5-氨基乙酰丙酸(其包含在能够提高光合作用(其作为植物生命活动的中心)的植物中)提高植物本身具有的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制,就可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感染。另一方面,还认为,由于已经知道从外部施加5-氨基乙酰丙酸时具有使气孔打开的倾向,因此气孔的开放也可能会增强病原菌感染通道之一。

于是,本发明人鉴于所面临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将5-氨基乙酰丙酸和金属合用,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包含通式(1)所表示的5-氨基乙酰丙酸、其衍生物或它们的盐;以及金属作为有效成分,所述通式(1)为:

R2R1NCH2COCH2CH2COR3    (1)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酰基、烷氧基羰基、芳基或芳烷基;R3表示羟基、烷氧基、酰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或氨基]。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其中所述植物为谷物,并且所述植物病原菌为稻瘟病菌。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其中所述植物为蔬菜,并且所述植物病原菌为褐斑病菌。

(4)根据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其中所述金属为选自K、Ca、Mg、Na、Fe、Mn、Cu、Zn、B和Mo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金属。

(5)一种用于抑制植物病原菌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植物定植前24小时~100小时,往叶面喷洒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原菌感染抑制剂。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中水稻的个体发病率的图表。

[图2]是示出实施例1中每一片水稻叶子上的病斑数的图表。

[图3]是用于制作图2所示图表的、表示水稻的病斑的照片。图中的蒸馏水、或500倍、1000倍、5000倍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蒸馏水、或混合液的各稀释倍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斯莫石油株式会社,未经克斯莫石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