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方法、广播邻基站位置信息方法及定位能力协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1538.8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郑旭峰;金相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方法 广播 基站 位置 信息 能力 协商 | ||
1.一种实现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移动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通过信令交互确定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以及定位所需参数;
B、移动终端与参与定位的基站根据所述确定的定位所需参数进行定位测量;
C、根据定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由移动终端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A包括:
A1、移动终端将携带有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以及扫描信号的类型的定位触发信令发送给服务基站;
A2、服务基站接收所述定位触发信令后,向所述移动终端返回定位请求信令,所述定位请求信令中携带有响应模式指示信息、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扫描信号的类型、扫描信号以及对应于所述扫描信号的定位所需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由服务基站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A包括:服务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定位请求信令,所述定位请求信令中携带有响应模式指示信息、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扫描信号的类型、扫描信号以及对应于所述扫描信号的定位所需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进一步包括:服务基站将所述定位请求信令中的响应模式指示信息置为移动终端上报测量结果所采取的响应模式,并在所述定位请求信令中携带响应周期和响应参数信息;
在所述B与C之间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请求信令中的响应模式指示信息、响应周期和响应参数信息,将测量结果携带于定位响应信令中发送给服务基站,服务基站将所述定位响应信令中的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服务器;
所述C为:定位服务器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在所述C之前进一步包括:服务基站将邻基站的位置信息携带于定位广播信令中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C为:移动终端根据测量结果以及所述定位广播信令中的邻基站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触发信令中包含的指示单元有:定位方法类型、推荐的基站数量、对应于邻小区广播信令的比特映射长度、对应于邻小区广播信令的比特映射索引、基站类型和扫描信号类型,其中:
定位方法类型用于表示所采用的定位方法;
推荐的基站数量用于表示移动终端推荐参与定位的基站索引号的数量;
对应于邻小区广播信令的比特映射长度表示当采用比特映射的方式给出推荐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时,进行所述比特映射所使用的比特数;
对应于邻小区广播信令的比特映射索引表示当采用比特映射的方式给出推荐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时,邻基站的索引指示;
基站类型表示邻基站的类型;
扫描信号类型表示扫描信号的类型,该扫描信号用于定位所需参数的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触发信令中包含的指示单元有:定位方法类型、推荐的基站数量、基站类型、邻基站的基站索引号和扫描信号类型,其中:
定位方法类型用于表示所采用的定位方法;
推荐的基站数量用于表示移动终端推荐参与定位的基站的数量;
基站类型表示邻基站的类型;
邻基站的基站索引号表示当采用计数的方式给出推荐参与定位的基站的信息时,邻基站的基站索引号;
扫描信号类型表示扫描信号的类型,该扫描信号用于定位所需参数的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触发信令中进一步包含指示单元:配置改变计数值,用于表示设置本信令时所参考的邻小区广播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触发信令中进一步包含指示单元:触发序列标识,所述触发序列标识用于移动终端在构造定位触发信令时,通过该触发序列标记来标记每一个新构造的定位触发信令,并存储该标记,在移动终端接收到定位请求信令时,比较定位请求信令中的触发序列标识与本地所存储的触发序列标识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丢弃定位请求信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5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程工厂中的换热器网络热回收优化
- 下一篇:人体健康调节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