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光盘及其记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1584.8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治一;渡边康一;永井裕;西村孝一郎;安川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11B7/0045 | 分类号: | G11B7/0045;G11B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光盘 及其 记录 方法 | ||
1.一种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使用具有3层以上的可擦写型或可写型信息记录层,在该多个信息记录层中至少具有第1记录层、和比第1记录层距离光入射面近的第2记录层,在第1记录层中具有由多个小区域构成的第1测试区域,在第2记录层具有由多个小区域构成的第2测试区域的光盘,所述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
预先决定预定的半径距离L,
在所述第2测试区域中的任意的小区域已进行了测试记录的情况下,把与第2测试区域中的已记录测试区域的半径距离在所述预定的半径距离L的范围内的第1测试区域中的小区域,作为不进行测试记录的小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比较小区域的地址来判定是否是预定的半径位置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预定的半径位置范围L决定为与多个层的半径位置的相对误差、偏心量以及光束直径之和相当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域大致分为所述第1记录区域以及第2记录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域的大小与记录单位块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不进行测试记录的小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记录用于表示是不可使用区域的哑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特定区域中记录用于判定第1测试区域中的各个小区域是否可以使用的信息。
8.一种具有多个测试区域的多层光盘,其具有3层以上的可擦写型或可写型信息记录层,该多个信息记录层中至少具有第1记录层、和比第1记录层距离光入射面近的第2记录层,在第1记录层中具有由多个小区域构成的第1测试区域,在第2记录层具有由多个小区域构成的第2测试区域,该多层光盘的特征在于,
具有记录用于判定第1测试区域的各个小区域是否可以使用的信息的特定区域。
9.一种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使用具有3层以上的可擦写型或可写型信息记录层,在该多个信息记录层中至少具有第1记录层、和比第1记录层距离光入射面近的第2记录层,在第1记录层中具有由多个记录单位块构成的第1测试区域,在第2记录层具有由多个记录单位块构成的第2测试区域的光盘,所述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
决定半径距离L,
在所述第2测试区域中的任意的记录单位块已进行了测试记录的情况下,把与第2测试区域中的已记录测试区域的半径距离在所述预定的半径距离L的范围内的第1测试区域中的记录单位块,作为不进行测试记录的记录单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上述半径距离L决定为与多个层间的半径位置的相对误差、多个层间的相对偏心量、和记录再生对象层以外的光束半径之和相当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多个层间的半径位置的相对误差、多个层间的相对偏心量、记录再生对象层以外的光束半径的值,使用由预先决定的光盘的物理规格范围规定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光盘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层间的半径位置的相对误差、多个层间的相对偏心量、和记录再生对象层以外的光束半径的值,使用由光盘的物理规格范围规定的值、和通过实际检测实际的光盘的状态而求出的值的二者中的某一个来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5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