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密集烤房的针插式烟框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438.7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密集 针插式烟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烘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针插式烟框。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烟农在烤烟生产中,普遍采用绳子把鲜烟绑定在竹竿或木竿上面,进行烘烤,操作繁琐,且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烘烤出的烟叶虽然较为理想,但投入劳动与效益与新农村建设和规模化烟叶生产中的矛盾性越发凸现,影响烟叶未来生产的规模效应。近几年,随着密集式烤房的推广,部分烟叶产区引进或自制烟夹,把烟叶用机械了力量把烟叶强制夹固在烟夹上调制,型号上有木制、钢制或竹制。烟夹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了烟农的劳动量,但在生产中使用烟夹的烟叶会出现蒸片、光滑烟、柠色烟叶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着烟夹的推广和普及,因此,烤烟生产上急需与密集式烤房相配套的挂烟设备。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针插式烟框,它与密集烤房配套使用,有利于烟叶的规模化生产,使烟农摆脱了编烟环节的繁琐劳动、解决现有烟夹烘烤效果不理想的难题,达到优化烘烤环境、提高烘烤质量、降低烟农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针插式烟框,其中:它包括格盘6、钢针2及承重框1,所述的格盘6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框格4,框格4的边框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针槽7,钢针2可分离设置在针槽7内,承重框1可分离的设置在格盘6上。
进一步,所述的钢针2的形状为细长型,或为单根钢针,或为至少两根钢针组成的钢针组,钢针2的长度大于格盘6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的承重框1上至少设置有三根横梁5,承重框1的长度大于钢针2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与密集烤房配套使用,有利于烟叶的规模化生产,使烟农摆脱了编烟环节的繁琐劳动、解决现有烟夹烘烤效果不理想的难题,达到优化烘烤环境、提高烘烤质量、降低烟农劳动强度的目的,提高烤烟效率,节约劳动力,可与密集式烤房配套使用,有利于我国制烟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制烟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形状结构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格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承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烟叶进入烤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形状结构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格盘6、钢针2及承重框1,所述的格盘6上设置有八个框格4,框格4的边框3上设置有九个针槽7,钢针2设置在针槽7内,所述的钢针2的形状为细长型,三根钢针2组成钢针组,钢针2的长度大于格盘6的长度,承重框1设置在格盘6上,所述的承重框1上设置有三根横梁5,承重框1的长度大于钢针2的长度。
使用时,先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把格盘6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将承重框1 放在格盘6上,四角简单固定;将烟叶码放在格盘6的框格4内,码放烟叶时,烟叶的叶柄朝下,叶尖朝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掌握码放烟叶密度;码放好烟叶后,用钢针2穿过格盘6的框格4的边框3上面的针槽7,穿透烟叶,从格盘6的另一边穿出,贯穿整个格盘6,从而将烟叶固定在钢针3上;再将钢针3、承重框1,从格盘6内拔出,最后将钢针3及承重框1整体翻转180°,使烟叶的叶尖朝下即可,此时可将钢针2及承重框1一起放入密集烤房,进行烤烟。待烟叶烘烤完毕后,取出钢针2及承重框1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重复实施例一,有以下不同点:格盘6上设置有九个框格4,框格4的边框3上设置有十个针槽7,钢针2设置在针槽7内,钢针2为细长型,采用单根钢针的形式,钢针2的长度大于格盘6的长度,承重框1上设置有四根横梁5。
最后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