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黄连合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700.8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中华;张立壮;张志平;邢泽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34 | 分类号: | A61K36/634;A61K9/00;A61P11/00;A61P11/04;A61P29/00;A61P31/04;A61P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黄 合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双黄连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黄连合剂是近年来推出的抗菌、抗病毒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散热,泻火解毒、清肺利咽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病毒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深受患者喜爱。但该产品由于黄芩提取工艺受早年工艺水平所限,只是简单的水提酸碱处理路线,杂质多,导致双黄连合剂澄明度及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双黄连合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双黄连合剂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确定用碱水对黄芩进行提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试验结果看出,新工艺提高了黄芩苷的提取率,有效改善合剂澄明度及稳定性。别外从生产角度看,本发明的方法生产成本低,周期短。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百分比取:金银花22-28%,连翘45-55%,黄芩22-28%;
b、取黄芩,加入8倍重量比的PH=10的碱水中煎煮提取,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在70-80℃的温度条件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放冷至室温,缓缓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在残渣中加入1-2倍重量比的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泵入活化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用PH=4-5的醇水洗脱,洗脱液浓缩,减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c、取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在70-80℃的温度条件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在残渣中加入1-2倍重量比的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步骤B所得黄芩提取物,并加入黄芩提取物量7-8倍重量比的水,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在4~8℃的温度条件下冷藏72小时,滤过,在滤液中加入步骤A所取原料重量百分比之和的蔗糖20%,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之后,加水制成总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其中所述的制成总量为步骤A所取原料重量百分比之和的1.3-1.4倍。
本发明中所述用于黄芩提取的碱水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或氢氧化铵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用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洗脱的洗脱剂中的醇为甲醇或乙醇,并采用盐酸或冰醋酸进行pH值调节;所述洗脱速度为2-3倍的树脂柱体积/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与现有的制备方法比较,其优点是:通过采用碱水提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去除了无效的杂质,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使得药物澄明度及稳定性大幅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a、按重量百分比取:金银花23%,连翘51%,黄芩26%;
b、取黄芩,加入8倍重量比的PH=10氢氧化钠的碱水中煎煮提取,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70-80℃),放冷至室温,缓缓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在残渣中加入1-2倍重量比的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泵入活化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用盐酸调PH=4的60%甲醇溶液洗脱,洗脱速度为2-3倍树脂柱体积/小时,洗脱液浓缩,减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