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声结构、隔声材料及汽车用消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939.5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法永;黄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材料 汽车 消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应用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各种噪声源的隔声结构、隔声材料及汽车用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噪声对人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作为生活中的主要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危害巨大,所以法规对汽车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提高乘客舒适性,隔绝噪声也是非常必要的。
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汽车的噪声源包括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的噪声和发动机的辐射噪声,行驶中还会产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车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汽车在开发设计过程要尽量消除、隔离这几方面的噪声源,以提高车的舒适性。目前均采用消声装置消除进、排气噪声,采用隔声材料隔离发动机的辐射噪声,但随着法规要求和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需要有更有效的噪声隔离方法。此外,噪声成分还有人的听觉感觉不到的对人体伤害最大的次声波,目前采用的防噪工艺对次声波无任何效果,也迫切需要有效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隔声结构、隔声材料及汽车用消声装置,其能有效隔离噪声源,提高汽车通过噪声性能,消除噪声对人的危害,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本发明的隔声结构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真空室。
该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抽成真空形成真空室;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可以设置有支撑板。
该壳体还可为附在所述多个真空室两侧的软塑料;多个真空室按规则排列;真空室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如酚醛塑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用进排气消声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间隙抽成真空形成真空室;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可以设置有支撑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隔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真空室和附着在多个真空室两侧的软塑料。多个真空室(6)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如酚醛塑料。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一特性。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进排气消声装置的壳体设计为双层,中间留有一定间隙,然后将此夹层抽成真空,以此来隔离消声装置壳体的辐射噪声。另外一种利用真空隔声的方式是利用酚醛塑料或其它有机材料生产一种隔声材料,隔声材料采用小真空室加软塑料的结构,中间是扁的小真空室,将它们按一定规则进行有序排列,两侧是较软的材料附着在上面,起保护作用。这种材料可任意切割、弯曲以适应车身造型,可大面积的用在引擎盖和其它车身部件上,特别是驾驶室周围,很好的隔离发动机的辐射噪声和行驶中的风噪,显著提高乘坐舒适性。
真空隔声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隔声效果好,比如常见的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频范围内具有一定隔声效果,但对低频声波的隔声效果不明显,本发明所提供的真空隔声方式,可在高低频范围内均具有特别明显的隔声效果,并能隔绝听觉感受不到的高频次声波,显著降低噪声对人的危害。其次,真空隔声方式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能力,可隔绝热量传导,若用在本身即是噪声源又是热源的部件上,例如排气消声装置,可避免其周围的零部件受到高温影响,消声装置的外层壳体同时起到了隔热罩的作用;若用于车身隔声的话可同时避免外界与车内的热传导,会大大降低空调维持车内温度的能量消耗,可提高汽车的经济性。最后,若在进排气消声装置壳体上使用双层结构,可大大提高消声装置壳体的机械强度,所以同时从另一侧面降低了振动、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消声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真空隔声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进气管,2、内壳体,3、支撑板,4、外壳体,5、出气管,6、真空室,7、软塑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进排气消声装置的壳体设计为双层,中间留有一定间隙,然后将此夹层抽成真空,以此来隔离消声装置壳体的辐射噪声。另一种利用真空隔声的方式是利用酚醛塑料或其它有机材料生产一种隔声材料,隔声材料采用小真空室加软塑料的结构,中间是扁的小真空室,将它们按一定规则进行有序排列,两侧是较软的材料附着在上面,起保护作用。这种材料可任意切割、弯曲以适应车身造型,可大面积的用在引擎盖和其它车身部件上,特别是驾驶室周围,很好的隔离发动机的辐射噪声和行驶中的风噪,显著提高乘坐舒适性。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