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3063.6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粂内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4/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宫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含有磺酸酯的电解液、和含有石墨的负极的锂 离子二次电池,所述磺酸酯具有至少2个磺酰基。
背景技术
在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型电池使用机器中,广泛使用充放电容量 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此外,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 电力储藏等用途中,也要求充放电容量大、效率优异的二次电池。
关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性改善、特别是长期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或长期的保存特性的改善,对各种材料或方法提出了方案。作为其方 法之一,提出了如下方案:使用了含有具有至少2个磺酰基的磺酸酯 的非质子性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参照日本专利No.4033074 和JP-A-2006-351332。
其中记载了提高循环特性、保存特性的内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 碳系负极活性物质,大致分成结晶度低的无定形碳和结晶度高的石墨 这两类。其中石墨的初次可逆容量高,而且可以将平板状电极的电极 密度提高,因此适用于要求高能量密度的用途中。
然而,在含有非质子性电解液(该非质子性电解液含有具有至少2 个磺酰基的磺酸酯)和石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存在如下问题:制作电 池后的最初充电导致在石墨负极上析出锂化合物或充放电循环特性 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含有非质子性电解液 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层的主成分的石墨,所述非质子性电解液含有具 有至少2个磺酰基的磺酸酯,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制作电池后的最 初充电时,不会在石墨负极上使锂化合物析出,长期的充放电循环特 性或保存特性优异。
本发明发现,在含有非质子性电解液(该非质子性电解液含有具有 至少2个磺酰基的磺酸酯)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的锂离子二次 电池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为规定范围时,不会在负极活性物 质层上生成锂化合物,此外,还发现电解液的量与正极电极、负极电 极和隔离物所具有的空孔体积具有规定关系时,还有进一步抑制负极 活性物质层上的生成物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含有非质子性电解液和作为负极活性 物质层的主成分的石墨,所述非质子性电解液含有具有至少2个磺酰 基的磺酸酯,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为0.90g/cm3以上、 1.65g/cm3以下。
此外,上述电解液的量优选为正极电极、负极电极及隔离物所具 有的空孔体积的1.25倍以上、1.65倍以下。
此外,上述具有至少2个磺酰基的磺酸酯可以是化学式1表示的 环式磺酸酯。
化学式1
其中,化学式1中,Q表示氧原子、亚甲基或单键;A表示取代或无 取代的碳原子数1~5的亚烷基、羰基、亚硫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 碳原子数1~6的氟代亚烷基、通过醚键结合了亚烷基单元或氟代亚 烷基单元的碳原子数2~6的2价基团;B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亚烷 基、取代或无取代的氟代亚烷基或氧原子。
此外,上述具有至少2个磺酰基的磺酸酯可以是下述化学式2表 示的链状磺酸酯。
化学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东金株式会社,未经NEC东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