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3465.6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惠美;中山聪;加藤文浩;佐佐木创;关健二;村松直纪;前田宪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室内机配设在顶棚的空调机,特别是涉 及风向控制用百叶窗的构造。
背景技术
通常,顶棚埋入型的空调机以将装置主体部收纳在顶棚里 面,使设置了室内空气的吸入口及被进行温度调整的冷暖风的吹出口 的面板部露出于顶棚面的方式设置。在顶棚里面的主体部内,收纳用 于室内空气循环的风扇及驱动用马达、用于空气温度调整的热交换器、 和装纳了控制用电子零件的箱等零件类。另一方面,在面板部内收纳 用于调整被进行了温度调整的冷暖风的吹出角度的风向控制板及其驱 动装置等。
作为风向控制板的构造中的现有技术,例如,如专利文献 1所示,公开了下述的构造,即,沿风向控制板的长度方向(风向控 制板的转动轴方向)的一端缘部做成直线,而另一端缘部是使中央的 弯曲度比其两侧低地成形的。根据此构造,因为吹出的空调空气的风 向全部相等且风速分布大致均匀,所以不受在气流中放置了物体时气 流的方向沿该物体改变的附壁效应的影响。因此,防止了气流吹到顶 棚面,抑制了顶棚面的污迹(污痕)。
另外,作为用于抑制顶棚面的污迹同时防止来自空调机的 气流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现有技术,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有人提 出了着眼于风向控制板和朝向室内的吹出口的关联构造的技术。根据 此技术,具备使吹出气流向上下方向偏向的风向偏向板、装饰面板的 第一吹出口、和沿顶棚表面吹出风的第二吹出口,由风向偏向板的闭 动作,以从第二吹出口沿顶棚表面的方式吹出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2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36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由于与风向控制板的长度 方向正交的空调空气的流动方向的长度不充分,而且从风向控制板的 内侧和外侧形成了空调空气吹出的空气流路,所以,没有对冷暖风直 接与在空调机下的人体接触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中,空调空间的温湿度稳定, 制冷负荷降低,在切换成沿着顶棚面的气流之际,需要通过使装饰面 板的外周部上下地动作,使外周部下降来进行吹出口的切换,需要复 杂的构造和复杂的动作,没有对更简单的构造和动作进行充分的考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设置在吹出口的风向控制用 的百叶窗的简单的构造防止吹出空气直接吹到空调机的下方位置,且 抑制因附壁效应而产生的顶棚面的污迹的空调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下述的结构。 一种空调机,所述空调机具备:埋设在顶棚内的空调机的主体壳 体;设置在上述主体壳体的底面上的装饰面板;设置在上述装饰面板 的大致中央,将室内空气吸入到上述主体壳体的内部的吸入口;设置 在上述吸入口的周围,向室内吹出空气的吹出口;设置在上述吹出口 上的风向控制用的百叶窗,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上述百叶窗是其 一端由旋转轴转动自由地设置在上述吸入口侧的上述装饰面板上,同 时,其另一端为开放端缘的结构,而且,上述百叶窗是在以最大百叶 窗开度θmax打开时,上述开放端缘位于与从上述吹出口的最外侧降 下来的吹出空气和上述百叶窗接触的部位相比为外侧的位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灯具的防水透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