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外盖的扫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3663.2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照治;柴田英明;松田安弘;山下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FU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H04N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扫描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8年9月1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 请No.2008-233680有关的主题,在此引入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供参 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器本体的外侧被外盖覆盖的扫描设备。
背景技术
扫描设备包括带着包围读取设备等的外壳的扫描器本体,且被设 计成可利用该读取设备读取原稿。另外,扫描设备一般分为平台式和 原稿扫描式。平台式扫描设备包括位于外壳上表面上的玻璃台,且通 过移动设在该外壳内部的读取设备来读取被放置于玻璃台上的原稿。 原稿扫描式扫描设备包括自动送稿器(ADF)、在利用自动送稿器从形 成于外壳内的原稿插入开口输送原稿至扫描器本体内部的同时利用设 在外壳内部的读取设备读取原稿、然后从原稿排出开口排出已读取的 原稿。
近年来,在办公室等中,越来越需要适于在个人桌面上使纸质原 稿数字化的小型桌面扫描器。在此桌面扫描器中,设计也已变得重要。 在一些情况下,为改进设计,外盖进一步与扫描器本体的外壳表面连 接。另外,在一些平台式扫描设备中,覆盖玻璃台的盖用作外盖。在 一些原稿扫描式扫描设备中,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文献No. 2004-343271中公开的,供将被送入扫描器本体的原稿插入开口的原 稿放置于其上的原稿输送托盘和用于接收已读取的原稿的原稿排出托 盘可在扫描器本体上折叠起来,并使它们起外盖的作用。
为改进扫描设备的设计,优选利用外盖覆盖整个扫描器本体。另 一方面,当显示单元或其它辅助功能部设在扫描设备上时,不仅需要 使该辅助功能部与扫描器本体电连接,而且还需要避免至少在使用过 程中该辅助功能部被外盖覆盖。为实现此目的,有必要在外盖上提供 窗口部,并经由该窗口部把辅助功能部安装在扫描器本体上。然而, 窗口部的存在有损于扫描设备的外部设计。为了不提供窗口部且不损 害外部设计,有必要在扫描器本体的这样一部分处提供辅助功能部, 该部分在可折叠地与扫描器本体连接以兼作外盖的原稿输送托盘和原 稿排出托盘打开时露出。这导致设计制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并提高具有外盖 的扫描设备的设计自由度。
为实现以上目的,依据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具有外盖的扫描设 备,该扫描设备包括利用外壳包围的扫描器本体和覆盖该外壳的外侧 的外盖,且适于利用该扫描器本体读取原稿,其中,外盖由多个外部 件组成,在外壳的侧缘部处彼此相邻的外部件相互隔开,以便在该相 邻的外部件之间形成凹部,该凹部形成扫描器本体的外部设计的一部 分。
在以上扫描设备中,凹部形成在构成外盖的多个外部件的相邻外 部件之间。此凹部用作扫描器本体的外部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形成 外盖所需的材料减少凹部的量,制造成本降低而不损害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侧缘部暴露于在该外壳的侧缘部处彼此 相邻的外部件之间,且提供与扫描设备有关的信息的信息提供设备设 在暴露于相邻外部件之间的外壳的侧缘部处。例如,信息提供设备可 以是从视觉上提供信息的视觉信息输出设备或者从听觉上提供信息的 音频输出设备。
在此情况下,信息提供设备提供的信息优选包括扫描设备的工作 状态、所读取原稿的数量、错误的存在、操作指导、以及时间和日期 中的任一项。
通过使相邻外部件在扫描器本体的外壳的侧缘部形成凹部,该扫 描设备的轮廓部(两表面相互连接的侧缘部)与其它部件相比突出, 从而改进设计。另外,由于外壳的侧缘部在扫描器本体的外壳的侧缘 部处暴露于两相邻外部件之间且信息提供设备设在那里,所以即便不 在外盖上提供窗口部,该信息提供设备和扫描器本体也能够经由暴露 于相邻外部件之间的外壳的侧缘部电连接,或者设在扫描器本体内部 的信息提供设备的功能也能够经由暴露于相邻外部件之间的外壳的侧 缘部提供给用户。因此,可提供信息提供设备而不损害扫描设备的外 部设计。
依据本发明,凹部形成在构成外盖的多个外部件的相邻外部件之 间,且此凹部用作扫描器本体的外部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形成外盖 所需的材料减少凹部的量,且制造成本降低而不损害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FU,未经株式会社PFU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固化性组合物及表面具有精细图案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模-数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