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模组、发光二极管晶片及交流发光二极管的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3731.5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岳志;张家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H05B37/0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组 发光二极管 晶片 交流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相关模组、晶片及保护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的相关模组、晶片及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发光二极管(AC LED)是一种新颖的电子元件,其最主要有别于传统的直流发光二极管(DC LED)的地方在于,该交流发光二极管应用于一个交流电压系统时,仍可随时令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此外,在现今大多数内建直流发光二极管的产品中(例如:以直流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具)皆需要一个交流-直流转换器(AC-to-DC Converter),才可使该产品应用于市电系统,但若是该产品的发光二极管采用交流发光二极管时,即不需要使用交流-直流转换器,因此,其可降低生产成本并扩大应用范围。可惜的是,现今对于交流发光二极管此种新颖的元件并无任何相关的保护电路以保护的,因此,当一个包含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的产品中发生电压过大或是电流过大的情形时,将导致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含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及一个电路保护元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且至少一端与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当该电路保护元件两端的电压差超过一个电压临界值,该电路保护元件将形成一个实质上短路路径,或当流过该电路保护元件的电流量大于一个临界值时,该电路保护元件形成一个实质上开路路径。
优选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晶片包含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及一个电路保护元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且至少一端与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当该电路保护元件两端的电压差超过一个电压临界值,该电路保护元件将形成一个实质上短路路径,或当流过该电路保护元件的电流量大于一个临界值时,该电路保护元件形成一个实质上开路路径。
优选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的保护电路,适用于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的保护电路包含一个电路保护元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且至少一端与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当该电路保护元件两端的电压差超过一个电压临界值,该电路保护元件将形成一个实质上短路路径,或当流过该电路保护元件的电流量大于一个电流临界值时,该电路保护元件形成一个实质上开路路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一个过电压保护单元及一个过电流保护单元,以达到当电路中的电压值或电流值突然变大时,可以有效切断电路以保护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的内部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发光模组的示意图;及
图11是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晶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八个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说明本发明的该等优选实施例之前,本段落先说明该交流发光二极管的操作原理及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