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3999.9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牧野匡博;福田正史;田中澄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G03G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陈立航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印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利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复印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复印设备可以使用透明调色剂来形成光泽图像。 日本特开平5-265287中讨论的图像形成技术包括:确定已读取 的原稿图像的非文本区,并且利用透明调色剂来形成所检测到 的非文本区的图像。此外,日本特开2007-034040中讨论的图像 形成技术包括:分析已读取的原稿图像,并且利用透明调色剂 形成照片图像区的图像,而对演示资料区(如,图表和图画)的 图像形成,不使用透明调色剂。
此外,日本特开2002-207334中讨论的图像形成技术包括: 基于对原稿的光泽度的检测,确定照片区并将透明调色剂重叠 在照片区上。日本特开2002-207334中讨论的技术包括:光发射 元件,其能够倾斜地发射光以利用所发出的光对原稿进行照明; 以及光接收元件,其能够从原稿接收规则反射光。光发射元件 和光接收元件是在能够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传感器之外新设置 的光学元件。
日本特开2002-207334中讨论的技术还包括:将由光接收元 件所接收的光量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判断为所接收的光 量超出阈值,则将所检测的区识别为光泽区。然而,从降低设 备成本和减小设备大小的角度来看,上述传统的图像形成技术 并不理想,因为它需要为了检测原稿的光泽度而新设置的光发 射元件以及光接收元件两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印设备,其能够在不增加设备的大小的 情况下,低成本地将原稿的光泽部分复印为光泽部分并将原稿 的非光泽部分复印为非光泽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印设备,包括:读取 部件,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基于从 所述读取部件输出的图像数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其中,所 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原稿的图像中具有位于比所 述原稿的背景的亮度值低的预定亮度值范围内的亮度值的部 分,利用透明调色剂在薄片上形成图像,并且针对所述原稿的 图像中具有比所述预定亮度值范围低的亮度值的部分,利用有 色调色剂在薄片上形成图像。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 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于说明书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 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以及各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 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 的例子。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读取器图像处理单 元的例子的框图。
图3示出包括高光泽部分的输出品的例子。
图4A和4B示出包括高光泽部分的输出品的外观。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括高光泽 部分的输出品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例子。
图6是示出透明调色剂的量与所测得的光泽度值(即,规则 反射值)之间的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在白色薄片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的数据量与由 电荷耦合装置(CCD)传感器检测到的亮度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例 子的图。
图8是示出在高白薄片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的数据量与由 CCD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亮度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利用透明调色 剂来形成原稿的高光泽部分的图像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0示出利用透明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原稿 的例子。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基于有色图像 的图像数据来确定原稿背景亮度的、要在图9所示的步骤S2中 进行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2示出图9所示的步骤S2中可生成的直方图的例子。
图13示出图9所示的步骤S3中可生成的有色调色剂图像数 据的例子。
图14示出图9所示的步骤S5中可生成的直方图的例子。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用于改变对高光泽 图像部分的检测级别的设置画面的例子。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生成透明调色 剂图像数据的、要在图9所示的步骤S6中进行的处理的细节的 流程图。
图17示出图16所示的步骤S21中生成的有色调色剂图像数 据的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