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楼逃生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5056.X | 申请日: | 200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文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宜平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300江西省宜春市宜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逃生 滑板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逃生滑板,属于消防应急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 的高层建筑迅猛增多,在几十层的高楼居住或工作的人们, 离地面均有100米左右,一旦高楼突发火灾,生命将受到威 胁,因此,高层建筑火灾的有效救援和应急逃生,已经成为 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城市消防应急救援能力与 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现有消防车受其高度限制、 机动性差、周边环境等影响,已经成为制约高楼火灾有效扑 救和救援逃生的致命缺陷。无数火灾事故教训表明,即使是 这些装备及时赶到火警现场,往往也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功 效,出现局面失控而使消防人员束手无策,随着火势的进一 步蔓延,引发楼内被困人员无奈地选择跳楼逃生情况,最后 造成重大伤亡和惨剧的发生。据了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 计划署正在研究炮射飞人。此项研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将警 员或者消防队员送入高楼的屋顶;我国台湾省也研制出了高 楼免用电避难梯。因此,随着高层建筑防火这一新课题的提 出,不仅在技术知识研究上开辟了新的篇章,更为国内建筑 消防设施及装备市场带来了广阔商机。
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常有缓降索、弹力布袋、吊蓝、斜 绳、背囊、逃生伞等方式,它们的共同缺陷是:①每次只限 疏散一人,②要具备一定的操作素质,③要胆大冷静者才能 使用。相比采用弹力布袋实用性更好些,但它也有六个缺点: ①高度受到材料的制约,最高也只能50米左右,②且对娃 娃和成年人难以有相同的效果,特别是老、病、残人员更不 适合,③中途不能悬停或改道出袋,④太高有堵塞风险,一 旦出现堵塞,上部材料会有断裂可能,⑤使用寿命不长,要 经常维护检查,⑥安放地点难选,靠窗装会影响家庭布置。
(三)发明内容
一种高楼逃生滑板,其特征是利用高楼垃圾管道改装成 多用的紧急救生通道,整体形态由垂直通道加各楼层的入口 通道组成,主要构件由滑板和螺旋滑轨组成。其中垂直通道 的内管壁由定型的螺旋滑轨筑成,外向为墙体,每层开个入 口,且备有储放架,可存放一定数量的滑板,滑板由外转板 和内固定板组成,外转板的外向周围装有若干个滑轮,内固 定板的中心线靠外向对称装有二竖杆,竖杆上方装有保险 轮,侧向装有手刹和活动的扶手握杆,中段外向对称装有引 轮,引轮通过墙体上的引进道进入引轮槽,滑板上设有传音 观察孔、中心为定位孔。
所说的滑板是由两个圆形的外转板和内固定板组成,且 相互可以转动,外转板上装有若干个滑轮,内固定板的中心 线二端圆沿外部位装有二根竖杆,外转板上的滑轮与螺旋 滑轨相配备,并通过外转板的滑轮在螺旋滑轨的轨道上作旋 转下降,内固定板由于引轮和引轮槽的作用不会旋转运动, 只延着引轮槽作垂直下降
所说的竖杆是与滑板的内固定板联结的,位于内固定 板沿边,上方装有保险轮,侧向装有手刹装置和可以收折的 扶手握杆,中段外向对称装有两组引轮,竖杆有六个作用: 1、通过引轮和引进道的作用帮助滑板顺畅推入垂直通道,2、 利用引轮和引轮槽的作用使滑板平稳不至转动,3、同样利 用引轮和引轮槽的作用使滑板通过楼层入口时不至由于缺 失一半的螺旋滑轨而顷斜脱轨,4、作为安装刹车的平台并 利用其适当高度方便刹车操作(坠落式滑板不宜采用脚刹) 5、利用竖杆的坚牢和高度安置扶手握杆,6、利用竖杆高度 预防另有上层滑板的挤压,若到了低层一旦压着也可利用竖 杆上端的保险轮将其滑板拖出,让开上面别人的通道同样是 很重要的。
所说的引进道位为垂直通道中心线至入口方向两边的 横向垂直的延伸部分,呈凹陷状,进入处为喇叭形,是引轮 的通道。我们可以把整个滑板当作吊蓝,通过引轮和引进道 将其悬空推进。
所说的储放架由几根铁管做成,下面撑到地面,左右和 后面是拉管埋入墙内,可做成多层,存放时方便将滑板上的 定位孔快速串挂到储放架的横杆上,储放架的储存量也很重 要,这意味着每层中将有多少人可以获得自救,在通道旁的 一个1.4米宽消防小间按上下层计算可存放14个滑板,可容 纳200多人疏散自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宜平,未经文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5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熔融金属的过滤介质和生产该过滤介质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下行线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