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EMS热膜传感器和IC电路单片集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5402.4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涛;沈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ems 传感器 ic 电路 单片 集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EMS-IC集成制造技术,尤其是一种将MEMS热膜传感器 和IC调理电路实现单片集成制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IC(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工艺是制造集成电路的工艺,用于 形成处理信号、发出指令的电路功能单元;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是利用半导体工艺来制造整合机械及电子元件, 达到系统微小化的目的,这两大制造技术在当今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用MEMS技术制造的微型化、高性能的传感器必须同电路结合,使传感器感知 的各种信号经电路处理放大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实现IC和MEMS技术的结合至 关重要。
MEMS工艺是在IC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与IC制造工艺又 有很大的不同,两者之间并不兼容,工艺繁杂,一般都需要50~60道工艺才 能够完成一个基本的运放的制备。MEMS工艺多种多样,难有标准化可言。因 此如何把两套差别很大的工艺集成在一起,制造出单片集成的功能单元,就需 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详细的考虑。
对于MEMS热膜传感器同IC的单片集成技术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 制造传感器的MEMS工艺过程中要沉积低应力氮化硅薄膜作为传感器的支撑 膜,此工艺过程同IC工艺过程不兼容,主要是因为IC工艺前期要有高温工艺, 后期又要求不能经受太高的温度,而传感器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所需温度正好 处于上述两个温度的中间态,使制造过程困难。另外,由于两种工艺的温度不 兼容,必然要求先做高温工艺后作低温工艺,由于氮化硅温度处于中间,必然 在磷硅玻璃(PSG)淀积和回流工艺前完成,而在电路区为避免过厚的介质层 需要刻蚀掉氮化硅,这样会造成一个1μm以上的台阶,这个台阶会造成后续 光刻工艺不处于一个平面,光刻的光的衍射现象造成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EMS热膜传感器和IC单片集成制造 方法,以解决MEMS工艺过程中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的生长同IC工艺不兼容的问 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EMS热膜传感器 和IC电路单片集成的方法,本方法基于MEMS体硅加工工艺和IC单片制造工 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预先设计在同一硅片划分出IC电路区和MEMS热膜传感器区域;
2)在IC电路区进行IC电路制作中的实施前期高温工艺步骤;
3)在MEMS热膜传感器区域淀积氮化硅薄膜,制备传感器支撑膜;
4)在整个硅片上淀积磷硅玻璃,升温回流平整化晶圆表面;
5)进而同步制备传感器区电路和IC电路;
6)沉积保护层,并刻蚀释放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生长同 IC工艺中的PSG淀积结合起来,先淀积氮化硅薄膜,再把IC电路区的氮化硅 薄膜刻蚀后淀积形成PSG,利用它的流动性升温使其回流填平台阶,使晶圆表 面平坦化,由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PSG回流温度同淀积氮化硅薄膜工艺温度接 近,解决了两种工艺的兼容性问题,消除了台阶对后续加工工艺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一般热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MEMS热膜传感器与IC电路单片集成的 结构示意图;
图1中,21加热器,22温度检测器;
图2中,1硅片,2氧化硅,3N阱,4氧化硅、氮化硅层,5栅氧,6 多晶硅,7N+区,8N-区,9P+区,10P-区,11氮化硅薄膜,12磷硅玻璃,13 Pt金属层,14第一层金属布线,15氧化硅,16第二层金属布线,17氮化硅 保护层,18焊盘,19传感器背腔,20隔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一般的热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加热器21和温度检测器22, 其工作原理为:驱动电路采用闭环形式控制加热器21中的加热丝的温度,气 体的流动将产生温度差,从而在温度检测器22中的温敏电阻处产生了阻值的 变化,在温敏电阻构成的全桥结构内部产生了电压差,通常经过差分输入和信 号放大后以电压形式被放大输出,处理后进入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5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