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5685.2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东山直久;峯北斗;高木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搭载于汽车的制冷循环即车辆空调中使用的蒸发 器。
背景技术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设定:以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 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在图1中用箭头X表示的方向、图4~图6 的右侧)为前,以其相反侧为后,从后方观察前方时的上下、左右(图1 的上下、左右)为上下,左右。
作为可谋求小型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的蒸发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如 下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 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制冷剂循环路 径具有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对向配置的第1中间集流部、在第1中间集流 部的后侧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对向配置的第2中间集流部、以及在制冷剂 入口集流部与第1中间集流部之间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与第2中间集流部 之间分别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制冷剂入 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从 制冷剂入口流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 冷剂出口集流部、并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具有与制冷剂入口连通的短筒形 制冷剂流入部和与制冷剂出口连通的短筒形制冷剂流出部的管连接板(管 接头板)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 流入部插入接合着制冷剂入口管的端部。在制冷剂流出部插入接合形成在 直径比制冷剂入口管大的制冷剂出口管的端部的缩径部(参照日本特开 2005-164226号公报)。
虽然省略图示,但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制冷剂入口管和制冷 剂出口管在前方弯曲,膨胀阀安装部件跨及两管的前端部而接合,在膨胀 阀安装部件安装有基于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内流出在制冷剂出口管内流动 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开度的膨胀阀。
但是,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由于弯曲加工的情况,在缩小制 冷剂入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的弯曲半径上是有限度的,因此,存在不能将 膨胀阀设置在蒸发器的附近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与上述公报记载的蒸 发器相比可将膨胀阀配置在附近的蒸发器。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由以下方式构成。
(1)一种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 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在制冷剂入口 集流部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 口相同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了制冷剂入口集流部 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送 出,其中,
通过层叠并接合第1板、第2板以及位于第1板和第2板之间的中间 板而形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 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以从侧方观察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端与制冷 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 口的流入路、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 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在第1板和第2板中的至少任何 一方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并且在另一方形成有流出路用外方鼓出 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和第 2板分别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和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在中间板, 以使得从侧方观察流入路和流出路交叉的方式,形成有使第1和第2板的 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以及使第1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彼 此连通的切口和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5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桥梁承台复合材料防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