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苎麻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6454.3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新;蒲宗耀;费楷;费忠明;赵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1B1/14 | 分类号: | D01B1/14;D01B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61007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苎麻 带状 精干 麻成带开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苎麻开纤方法和设备,更特别的,涉及一种苎麻的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和设备,为苎麻行业的大规模、连续化、清洁化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工厂大多使用拷麻机对煮炼过的苎麻纤维原料(以下简称原料)实施开纤、脱胶加工。其基本原理是:该机主动轴上的拨叉间歇性地带动拷麻锤头向上提升,然后自由落下冲击下方托盘(处于不断转动状态)中的原料,操作工需用手在浸满水的托盘中不断地翻动原料,使被加工的原料经受反复锤击,从而达到开纤、脱胶的目的。由于锤击间歇时间长、人工翻动的随意性大、机器结构欠合理,在生产过程中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噪音大,得到的纤维零乱而不成带、后工序长纤制成率低。
几十年来,我院及其他同仁先后开发了苎麻脱胶预开纤机(专利号:92214137)、苎麻复式开纤机(专利号:92214138)、苎麻往复式开纤机(CN00244773额定功率12Kw)、振动式罗拉开纤机(专利号:200520015900额定功率9Kw)、旋锤开纤机(专利号:200620036940装机容量12Kw)以及其他专利等。这些专利技术在开纤原理上都有各自的新创,在改观上述原始生产状态上均有一定的进步,但在生产带状精干麻的实际生产中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据发明人所知,均未被工厂所正式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苎麻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和开纤机。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突破现有苎麻开纤机的成带、开纤原理,避免“堵”、“卡”、“缠”,通过水剌、喷淋顺畅成带、连续开纤的生产带状精干麻的开纤方法和设备。已有开纤机之所以存在“堵”、“卡”、“缠”,发明人认为与加工过程中苎麻纤维束没有真正成带有很大关系。本发明在充分开纤的同时,令苎麻纤维束产生了大量的自由纤维端(毛羽),从而使苎麻纤维束之间通过这些自由纤维端(毛羽)相互充分纠缠、成带。
本发明的苎麻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是将经脱胶之后的苎麻纤维束1以层叠状由输送带2送入并通过水剌区域,由托辊7上托,在水针3的穿剌作用下,使前后、上下麻层纤维之间产生纠缠,再进入喷淋区域,经辗轧辊5反复辗轧和喷淋头4自上而下在每两对辗轧辊5之间进行喷淋,完成开纤、清洗、成带的全过程,形成带状精干麻卷6。
在本发明的苎麻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中,苎麻纤维束以顺直、松散、后把压前把的层叠状由输送带2送入。所述的辗轧辊共有6-12对,较好的是共有9对。喷淋头共两排,自上而下共6次喷淋。
在本发明的苎麻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中,苎麻纤维束1在水剌区域入口由两根托辊7上托,在两根托辊7之间完成对苎麻纤维束1的穿剌。在穿剌和喷淋步骤中,穿过苎麻纤维束的污水由污水槽8搜集。
在本发明的苎麻带状精干麻成带开纤方法中,水针3是2-8Kg/cm2压力水形成的射流。在于进入喷淋区域后,在每横向两对挤压套辊5之间进行,在挤压套辊5的表面裹覆3-20mm厚的橡胶层,挤压套辊5逐级提高线速3%-50%。
本发明的苎麻带状开纤机整机,其结构如附图所示,主要分为水剌和喷淋两个区域,区域部件均集成于同一机架上,由同一减速电机传动。水剌区域由输送带2,两根托辊7,一排水针3构成。其中输送带2由减速电机通过链条传动。喷淋区域由九对辗轧辊5,两排喷淋头4构成。其中九对辗轧辊5由减速电机通过链条传动。九对辗轧辊5作上中下三层,每层三对分布。每层三对辗轧辊5隔逐级提高线速度,层间过渡不提速。
本发明的方法工作稳定、能耗小、生产环境好、劳动强度低、适合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本发明巧妙利用水针3的开纤作用,去掉机械打击,从而使电能消耗从9到12kW降至3kW。同时,机械打击在设备配件的损耗及稳定性上均不利,因此去掉机械打击,大大改善了设备的稳定性。由于没有了机械打击,就没有了水花飞溅及打击噪声,从而大改善了劳动环境。
本发明水资源利用率高,并为后续治污提供了方便。从开纤流程上看,越往后,水污染程度越轻。因此,本发明作自下而上传动设计,而清水自上而下层层穿透苎麻纤维束,最后由污水槽8搜集,从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本发明通过污水槽8根据污染程度对污水分别搜集,为后续治污提供了方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6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发动机冲浪板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三面皮船用舱口盖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