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听诊法测血压的柯氏音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6655.3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俞梦孙;王宇奇;向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新兴阳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 立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听诊 血压 音信 获取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获取处理与人体生理参数相关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听诊法测动脉血压的柯氏音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参数。血压的准确测量对防病治病、及早发现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无创的血压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基于柯氏音的听诊法,示波法,触诊法,超声法等。其中,听诊法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时无创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血压测量设备的准确性评价标准,也都是把使用听诊法得到的血压值,作为血压测量的参考值。1905年,俄国医生Korotkoff发现,通过袖带充气对上臂动脉加压,再逐渐缓慢放气,则从放置在袖带下方动脉膊动点处的听诊器里,可以听到与脉搏同步的节拍音。这种节拍音称为柯氏音。听诊法确定血压值的方法是,把可听的柯氏音的开始和结束时刻对应的袖带压力判定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即把柯氏音的第一时相和第五时相的起始音对应的袖带压力判定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听诊法是无创血压测量的“金标准”,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听诊法完全依靠听诊者的听觉来识别柯氏音,听诊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观察不断下降的水银汞柱,在可听柯氏音开始和结束时及时读取汞柱压力。因此,听诊者的听觉敏感度,集中精力程度等主观因素难免影响听诊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听诊法的准确性受到听诊者误差(observer error)的很大限制。又例如,一名刚刚从吵闹环境中归来的听诊者,此时他的听觉敏感度将会下降,如果这是他立即进行听诊血压测量,则他所能听到的柯氏音的范围将会有所减少,从而影响听诊血压测量结果。这再次说明听诊者的主观因素会影响听诊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听诊法测血压的柯氏音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和装置,将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获取的数据用于听诊法动脉血压的测量,可减少听诊过程中主观因素对血压测量结果的影响,实现更客观、更科学的听诊血压测量。
解决上述问题的的方法包含下述内容
1、用听诊器头获取柯氏音声音信号;
2、用测量传声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把听诊器头获取的柯氏音声音信号的瞬时声压采集到计算机保存;
3、根据ANSI S1.4或IEC 61672-1标准中规定的声压级测量方法计算柯氏音信号的计权声压级;
4、设定相应的声压级阈值,在此阈值之上的柯氏音被认为可以听到,声压级在此阈值之下的柯氏音被认为不可听到。
优选地,在计算柯氏音信号的计权声压级时,柯氏音的频率计权选择A计权。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装置是:设有:
听诊法测血压所使用的带充放气装置的袖带,用于绑缚在人体被测部位;
听诊器头,用于获取充气袖带里产生的柯氏音声音信号;
测量麦克风,用于获取听诊头里的柯氏音声音信号的瞬时声压;
模/数传换器,用于将测量麦克风获取的模拟瞬时声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到计算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麦克风是测量传声器,还设有
计算机,用于保存所述模数转换器输入的瞬时声压数字信号并根据ANSI S1.4或IEC 61672-1标准中规定的声压级测量方法计算柯氏音信号的计权声压级。
所述的ANSI S1.4标准和IEC 61672-1标准分别是含有声压级测量方法规范的美国国家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将本发明方法获取处理的信息用于确定听诊法测血压的血压值的方法是:在用本发明方法获取柯氏音信息的同时,同步获取产生该柯氏音信号的袖带压力值,本发明方将声压级在设定阈值之上的柯氏音被认为可以听到,声压级在阈值之下的柯氏音被认为不可听到,则开始听到柯氏音信号时对应的袖带压力值为动脉收缩压,柯氏音声音信号结束时对应的袖带压力值为舒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新兴阳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新兴阳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6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滴的过氧化氢测定
- 下一篇:新颖的天冬酰胺酶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