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破乳油水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7217.9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淼;陈照海;李占文;占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4 | 分类号: | B01D17/04;B01D17/025;B01D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乳油 水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乳油水分离设备,特别是采用加热方式破乳的油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涂装行业脱脂液油水分离设备形式很多,效果最好的是采用陶瓷膜过滤的油水分离设备,但这种设备价格昂贵,生产维护费用很高。而使用比较多的加热破乳除油设备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除油效率低,同时废油中槽液含量高,产生巨大的浪费的同时对环境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油效果好,废油中含槽液少的加热破乳型油水分离器,包括加热破乳装置、油水分离装置、槽液回收装置以及废油浓缩装置,加热破乳装置对含油脱脂槽液进行加热,将脱脂剂中乳化的油分离出来,溢流到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将槽液分离到槽液回收装置,将油分离到废油浓缩装置,槽液回收装置将回收的槽液转移到加热破乳装置,废油浓缩装置对分离出来的油进行浓缩、排放处理。
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槽、集油口以及第一溢流管,油水分离槽的液位通过第一溢流管进行控制,油水分离槽中的表面油层通过集油口排至废油浓缩装置,底部槽液通过第一溢流管溢流至槽液回收装置。
槽液回收装置包括:槽液回收槽、第二液位计以及第一转移泵,第二液位计用于控制槽液回收槽的液位,第一转移泵用于将槽液回收槽中的槽液输送到加热破乳装置重新破乳除油。
槽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溢流管,用于将废油浓缩装置中的槽液返回到槽液回收槽。
加热破乳装置包括:加热破乳槽、进液手动调节阀、进液自动阀组、第一液位计、加热器以及温控系统,含油脱脂液通过自动阀组进入加热破乳槽,温控系统控制加热器的工作,除油过程中手动调节阀始终处于部分开启状态。加热破乳装置还包括热电阻,采集槽液温度信号送至温控系统,温控系统根据采集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输出。加热破乳槽上安装有温度表,用于现场观察点检。加热破乳装置处理过的槽液通过第二转移泵输送至脱脂槽。
废油浓缩装置包括废油浓缩槽、废油排放管以及废油桶,废油浓缩槽与废油排放管相连,用于将废油排入废油桶。所述废油浓缩槽上还设置有观察窗。废油浓缩装置还包括排放口,当清洗油水分离器时通过开启排放口进行排放。
本发明通过多次高低位溢流浓缩以及自动对废油中回收的槽液自动处理等方式达到除油、减少废油中槽液含量的目的,极大的减少了废油与水的混合物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油水分离器原理图;
图2:集油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动调节阀;2、自动阀组;3、第一液位计;4、油水分离槽;
5、集油口;6、第一溢流管;7、第二液位计;8、槽液回收槽;
9、废油浓缩槽;10、观察窗;11、废油排放管;12、废油桶;
13、排放口;14、第一转移泵;15、第二转移泵;16、温控系统;
17、加热器;18、热电阻;19、温度表;20、加热破乳槽;
21、第二溢流管;22-螺纹套管(内螺纹);23-配套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1,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7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