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载流触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7345.3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9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选霞;陶波;杨波;宋涛;谭永禄;潘凯秀;王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6 | 分类号: | H01H1/56;H01F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563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载流触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载流触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载分接开关的大转 角的主载流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载分接开关的主载流触头系统分为运动部分和载流部分,运动 部分的转角依赖快速机构的转角,通常在80度的范围内;而载流部分则依靠 纽扣触头和油室静触头接触载流,在其内部设有羊角触头将纽扣触头和中性点 连接在一起,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杠杆机构,直接用铜棒与装于油室上的单或 双数载流触头和中性点触头同时接触载流的结构。
现有技术的80度以内的转角构造只适用于变压器油灭弧的有载分接开关, 而对于部分需100-120度的较大转角的分接开关则无法适用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主载流触头系统,能 够适用大转角范围,并且工作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载流触头系统,包括:
上安装板;
下安装板,通过第一衬管与所述上安装板相连接;
第一轴承支架,固定在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内具有第一轴 承;
第二轴承支架,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轴承支架内具有第二轴 承;
转轴,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连接;
驱动盘,通过键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主触头,与所述驱动盘相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支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轴承支 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下安装板通过第三螺栓、弹簧垫 圈和垫圈与所述第一衬管相连接。还包括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接设在所 述转轴的外侧。
还包括第一档圈,与所述第一轴承相连接;第二档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相 连接。第三档圈,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所述驱动盘具体包括:第一转盘;盘上滚子,通过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转盘 相连接;压圈,与所述盘上滚子相连接;盘下滚子,与所述第一转盘相连接。 所述盘上滚子和盘下滚子按照120度对称分布三组;所述盘上滚子和盘下滚子 间相距100度。
所述驱动盘具体包括:第二转盘;滚子,通过第二轴32与所述第二转盘 相连接。所述滚子按照120度对称分布三组。
所述主触头具体包括:第三轴;触头支架,与所述第三轴相连接;触头, 与所述触头支架相连接;槽轮,与所述触头支架相连接。
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结构简单,可以配合有载分接开关的程序要求, 在较大范围内动作,动作过程中,在满足预设超程的前提下,脱开和合上所占 转角较小,脱开和合上的中间过程开距合理,同时设锁圆结构有效的保障了机 构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I型驱动盘的剖视图;
图3B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I型驱动盘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II型驱动盘的剖视图;
图4B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II型驱动盘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主触头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的主触头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0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0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0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三;
图10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0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四;
图11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2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一;
图12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2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二;
图13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2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三;
图14为本发明主载流触头系统按120度转角的工作原理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上利用简单的结构,可以配合有载分接开关的程序要求,在较大范 围内动作,动作过程中,在满足预设超程的前提下,脱开和合上所占转角较小, 脱开和合上的中间过程开距合理,同时设锁圆结构有效的保障了机构的可靠运 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7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运动补偿的高压馈入真空态装置
- 下一篇: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