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沸石粉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7545.9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高纯;陈兵;冯乃谦;顾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8;C04B14/06;C04B14/02;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沸石粉 密实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含沸石粉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现浇混凝土一般采用泵送,手持式振动棒震捣密实,或配合附着式震动器辅助震动使其密实。但在特殊结构中,例如钢筋密集或构件体型复杂、庞大,构件的部分范围无法进行机械震捣,因而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因此,需要采用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在不使用振捣设备的条件下实现混凝土的自密实,来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需要。
自密实混凝土对原材料及配合比的要求更加苛刻,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也很难保证,特别是自密实混凝土更容易出现板结、泌水、内黏聚性偏低、经时损失偏大等现象的发生。经我们研究显示,在相同的配合比下适量填加沸石粉,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虽然国内外对沸石粉在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均有报道,但是,对沸石粉掺合比例这一核心技术研究的却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拌和物的流动性和黏聚性好,不离析,泌水率较小,填充模板性能大大提高。尤其适合应用于高钢筋密度、异型曲面的大型结构的大方量混凝土连续浇筑,并且使混凝土在模板内自行填充密实。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含沸石粉自密实混凝土,按照重量份该自密实混凝土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372-362、粉煤灰150、沸石粉8-18、河砂800、碎石850、水172、聚羧酸系减水剂7.95。
上述自密实混凝土中沸石粉的含量优选为10。
所述碎石为中碎石集料和粗碎石集料按1∶9比例配制的连续级配碎石。所述中碎石集料粒径5-10mm,所述粗碎石集料粒径10-20mm。
所述粉煤灰为I级;所述水泥为P.O 42.5水泥;所述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5,级配连续。
制备本发明含沸石粉自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先用与自密实混凝土相同的水和胶凝材料比的水泥砂浆充分湿润搅拌机和盛混凝土的容器;
(2)按比例称量混凝土用各组分原材料;
(3)依次将碎石、水泥、粉煤灰、沸石粉、河砂加入到搅拌机中,盖好搅拌机,搅拌数秒,使其充分拌和均匀;
(4)边搅拌边将称量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和拌和用水缓慢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数秒,即得到本产品。
所述制备步骤中的搅拌时间为60-120秒。
整个搅拌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即可;应用于施工生产,建议在气温小于30℃,各种原材料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雨水冲淋,尽量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温度,保持材料的性能稳定。
由于选择了合适沸石粉掺配比例,沸石粉掺加占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和沸石粉)的1.5-3.4%,本发明自密实混凝土达到了如下具体技术指标:
(1)混凝土出机和易性良好,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2)坍落扩展度700±50mm(坍落度经时损失≤20mm/h);
(3)抗离析性:T50试验控制在10s以内;
(4)填充性:U型箱(B型)试验高度为320mm以上,且高差≤5mm。
(5)倒坍落度时间控制在5-9秒。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保证混凝土良好地自密实性能,实现了无条件振捣构件的施工;改善了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实现了饰面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虽单方混凝土造价略有提高,但大大减少施工人员,综合工程成本降低,总体效果理想;大大降低了施工噪音,实现了绿色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自密实混凝土,按照重量份该自密实混凝土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372、粉煤灰150、沸石粉8、河砂800、碎石850、水172、聚羧酸系减水剂7.95。
水泥、粉煤灰、河砂、碎石、聚羧酸系减水剂、沸石粉均为市场购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7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家用电热容器的嵌入式电热盘
- 下一篇:聚氨酯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