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皮材料及汽车内装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8438.8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三轮肇;水野恒;河村雅人;度会弘志;关谷隆;日比野伊久哉;横井隆二;篭桥良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皮 材料 汽车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皮材料及将真皮材料用作表皮的汽车内装部件。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汽车内装部件的表皮所使用的真皮材料,使用下述皮革,即,向具有表皮层的皮革的表面(纹理面)上直接涂装氨酯类等的涂料,提高耐磨损性、耐光性、触感等性能,以能够满足产品所要求的这些性能。
但是,对于真皮,除了具有表皮层的皮革之外,还具有二层皮等,其是在为了调整皮革的厚度而将皮革沿水平方向分割的情况下,此时产生的内侧皮革(不具有表皮层的皮革)。
该二层皮与具有表皮层的皮革相比较为廉价,但是构成皮革的纤维不如表皮层那样致密,由于其纤维密度较低,而且表面形成多孔状,所以如果像具有表皮层的皮革那样直接向表面涂布氨酯类等的涂料,则涂料渗透到皮革的内部,不仅不能提高耐磨损性等性能,而且损害手感。
此外,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所谓的榔皮(split leather),即,将模拟纹理面而形成的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表皮层,使用聚氨酯树脂等粘结剂粘结在二层皮的表面上。但是,这种榔皮由于利用粘结剂将表皮层粘结在表面为多孔状的二层皮上,所以有可能由于使用时等的摩擦而导致表皮层剥离,不适于用作为汽车内装部件的表皮。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复合材料,其使用由聚氯乙烯树脂构成的热塑性薄膜进行热压接,以将强化用布料粘结在二层皮上。但是,在将该复合材料的表面进行涂装,作为用于汽车内装部件的表皮的真皮材料时,在与涂膜之间的紧密接触性、孔隙填充效果(涂料的防渗透性)及耐磨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专利文献1:特开昭62-135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429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3-265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二层皮构成的真皮材料、以及将该真皮材料用作表皮的汽车内装部件,该皮革材料手感良好,并且与涂装涂料而形成的涂膜层之间的紧密接触性优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真皮材料的特征在于,具有:基层,其由二层皮构成;
孔隙填充层,其是在所述基层上将厚度为20~60μm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薄膜进行熔融压接而形成的;以及
涂膜层,其是在所述孔隙填充层上涂装氨酯类涂料而形成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汽车的内装部件将上述真皮材料用作为表皮。
下面例示本发明中的各要素的形态。
1.二层皮
将真皮沿水平方向分割并去除表皮层的真皮即二层皮,并不特定限定,但优选厚度为0.8~3.0mm。另外,为了使得用于表皮的汽车内装部件变得美观,优选至少使设置孔隙填充层的表面利用抛光研磨等变得平滑。
并且,作为形成二层皮的真皮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例示牛皮、马皮、猪皮等。
并且,由二层皮构成的基层,可以由一片二层皮构成,也可以将多片二层皮层叠而构成。
2.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薄膜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薄膜的厚度,如果小于20μm则防止所涂装的氨酯类涂料向基层中渗透的孔隙填充效果变差,如果超过60μm则真皮材料的手感变差。优选为25~55μm,更优选为30~50μm。
对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薄膜进行熔融压接的条件,根据所使用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薄膜的种类(厚度、材料等)而不同,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例示在120℃的温度下以4.9MPa的压力进行20秒压接的条件等。另外,所使用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薄膜材料),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例示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成分的聚酯类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使用同一脂肪族异氰酸酯的聚醚类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使用芳香族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成分的聚酯类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使用同一芳香族异氰酸酯的聚醚类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等。另外,作为这些树脂的熔点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为80~150℃。
3.氨酯类涂料
氨酯类涂料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例示出聚酯类氨酯涂料、丙烯类氨酯涂料、聚碳酸酯类氨酯涂料等。另外,可以在涂膜形成时不使用硬化剂,形成所谓的单液型涂膜,也可以在涂膜形成时使用异氰酸酯成分等的硬化剂,形成所谓的双液型涂膜。
作为异氰酸酯成分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例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脂环族异氰酸酯,以及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5-萘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等芳香族异氰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整流网罩的直升机旋翼及其方案
- 下一篇:以质量单位计量的滴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