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8905.7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辻步;森和彦;北山京介;矢野谦吾;瀬尾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信号灯的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设于机动二轮车等鞍乘型车辆的信号灯,已知有埋入车辆 的罩(机罩)的信号灯和安装于罩外侧的信号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机动二轮车的罩的外侧安装有信号灯的例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2783号公报
但是,如上述现有的机动二轮车那样,将信号灯配置于罩的外侧时, 虽然可以提高罩内部的设计自由度,但由于信号灯的连接部露出,因此, 存在需要提高外观性的课题。
另一方面,将信号灯埋入罩内部时,虽然可以提高外观性,但需要沿 着罩的形状的专用信号灯,另外,由于光源部配置于罩内部,因此,存在 需要确保罩内部的设计自由度的课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中,确保罩内部的设计自由 度,并且提高安装于罩的信号灯的周边的外观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具有: 覆盖车辆前面的前罩、覆盖车辆左右侧方的侧罩、以及左右一对前信号灯, 该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罩上设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部, 在该槽部设置开口部,并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在该开口部安装有所述前信 号灯。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前信号灯具有支承光源部的 柱状支柱,该支柱被所述侧罩的槽部夹着,所述光源部自所述侧罩的外表 面向外侧突出。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侧罩包括:位于所述槽部上侧的上部侧罩和 位于所述槽部下侧的下部侧罩,在所述槽部,将所述上部侧罩和所述下部 侧罩连接。
另外,所述前信号灯也可以由内侧罩支承,该内侧罩设于所述上部侧 罩和所述下部侧罩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中,由于前信号灯以自侧罩向外侧突出的方式 安装,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被前罩和侧罩覆盖的内部空间。并且,由于前 信号灯安装于侧罩的槽部,因此,难以从外侧看到前信号灯的安装部。由 此,可有效利用前罩及侧罩的内部空间,确保罩内部的设计自由度,并且, 难以从外侧看到前信号灯的安装部,可以使前信号灯的安装部显得整洁, 从而可以提高前信号灯的周边的外观性。
另外,由于支承前信号灯的光源部的柱状支柱被侧罩的槽部夹着,光 源部自侧罩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因此,难以从外侧看到支柱,从而可以 确保前信号灯的识别性。
并且,通过在槽部设置上部侧罩和下部侧罩的连接位置,侧罩的分割 位置被遮住而难以看到,因此,可以将侧罩看作一体。
另外,由于前信号灯被内侧罩支承,因此,可以与前信号灯单独地安 装上部侧罩和下部侧罩,可以提高侧罩的装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鞍乘型车辆的平面图;
图3是将鞍乘型车辆与车体罩一并表示的左侧视图;
图4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视图;
图5是上部侧罩及下部侧罩的侧视图;
图6是下部侧罩的主视图;
图7是上部前下侧罩的侧视图;
图8是前信号灯的平面图;
图9是由A-A线将图3中的开口部附近剖开后的局部正面剖视图;
图10是图3中的凹槽部附近的由B-B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鞍乘型车辆 5 主架 40 头灯单元
41 前信号灯 41a 光源部 41b 支承部
41c 安装部 45 支柱 55 凹陷部(槽部)
56 开口部 62 信号灯承接部
65 内倾斜部 71 前罩 72 上部侧罩(侧罩)
73 下部侧罩(侧罩) 88 上部前下侧罩(内侧罩)
91 接合部 92 凹槽部(槽部) 95侧罩
S 罩内侧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录式蓝光超分辨近场结构光盘
- 下一篇:一种航迹关联不确定度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