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收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9185.6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诊断 装置 以及 收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维持画质并提高图像收集率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以 及用于超声波诊断装置的超声波收发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诊断装置是如下诊断装置,即,将内置于超声波探测器中的振 动元件所产生的超声波脉冲放射到被检测体内,通过上述振动元件接收由 生物体组织的声音阻抗的差异而产生的超声波反射波,生成并显示超声波 图像,相比于X线诊断装置或X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等其它的图像诊断 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作为便宜且不会被放射线照射的、用于非侵袭性的 实时观测的有用装置而使用。根据以上特性,超声波诊断装置的适用范围 广,用于从心脏等循环器官到肝脏、肾脏等腹部、末梢血管、妇产科、脑 血管等的诊断。
在这样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近年来,通过电子式或机械式的三维区 域的超声波扫描(三维立体扫描),实时显示三维超声波图像(RT3D图像) 的技术得到应用。另外,作为提高三维超声波图像的容积率(volume rate) 的方法,同时接收(并列同时接收)多个波束的技术、合成多个方向的发 送波束并发送的技术等得到使用。
在超声波诊断领域中,以往,与二维的平面扫描和三维立体扫描无关, 都存在提高回波信号的收集率(数据收集率)的要求。例如,为了提高三 维超声波图像的容积率,在理想状态下,并列同时接收波束数至少为4波 束以上,如果可能的话为8波束至32波束。
但是,在以往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作为以往的三维立体扫描的典型例子,通过如图10所示的4× 2=8波束的并列同时接收,或者如图11所示的4×4=16波束的并列同时接 收,执行如图12所示的三维立体扫描。在这样的结构中,各接收波束R的 距离发送波束中心轴T的距离不为等距离,存在并列同时接收波束间的灵 敏度不均匀的问题。另外,如果通过信号处理对该接收波束间的灵敏度不 均匀性进行事后补正,则后段的图像处理等需要复杂的电路(滤波器),在 此基础上也难以完全消除波束间的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画质的 同时能够进行提高信号收集率的超声波发送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用于该 超声波诊断装置的超声波收发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具有:超声波探测 器,该超声波探测器具有多个超声波振子,该多个超声波振子在基于分别 供给的驱动信号向检测体发送超声波,并且,从上述被检测体接收超声波 的反射波并产生回波信号;信号产生单元,该信号产生单元在一次超声波 发送中产生用于形成多个发送波束的驱动信号,并供给到上述各超声波振 子;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将基于上述反射波形成的多个接收波束三维等 间隔或等角度地配置的情况下,以将上述发送波束的每个配置在以多个并 列同时接收波束为单位的基本并列同时接收波束群的中心的方式,对每个 上述超声波振子计算用于形成上述发送波束的驱动信号的延迟时间;以及, 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基于上述计算的各延迟时间控制上述信号产生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形式,本发明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具有:超声波探 测器,该超声波探测器具有多个超声波振子,该多个超声波振子基于分别 供给的驱动信号向检测体发送超声波,并且,从上述被检测体接收超声波 的反射波并产生回波信号;信号产生单元,该信号产生单元在一次超声波 发送中产生用于形成多个发送波束的驱动信号,并供给到上述各超声波振 子;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在将基于上述反射波形成的多个接收波束配置 在同心圆上的情况下,以将上述发送波束的每个配置在以多个并列同时接 收波束为单位的基本并列同时接收波束群的中心的方式,对每个上述超声 波振子计算用于形成上述发送波束的驱动信号的延迟时间;以及,控制单 元,该控制单元基于上述计算的各延迟时间控制上述信号产生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9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