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9401.7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龙晓宇;陈玄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7 | 分类号: | G06F11/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30019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硬盘 接口 传输 速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测试传输速率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精确的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硬盘(Hard Disk Driver,HDD)是计算机内部重要的数据储存的装置。自从1956世界上第一颗硬盘问世以来,硬盘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进。而硬盘技术的重大进步,也推动了硬盘的记录密度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不断提高。这使得硬盘的储存容量有了极大的进步。此外硬盘内部具有一硬盘高速缓存,此硬盘高速缓存使得硬盘的读取速度更为快速。
硬盘接口设置于计算机主机板上,是用来连接计算机主机板跟硬盘的重要组件。一般而言,公知的用以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利用随机的读取硬盘内部的数据的方式,直接将其随机读取硬盘内部的数据所得到的传输速率记录下来。而此传输速率即为硬盘接口的接口传输速率。但是,此种方式所得到硬盘接口的接口传输速率往往与实际的接口传输速率有所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藉以解决公知技术中所存在的因为利用随机读取硬盘内部数据的方法,而得到误差较大的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问题。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用以取得一硬盘传输接口的一接口传输速率。此硬盘传输接口连接一硬盘及一处理器,且硬盘具有多个数据区块。首先,取得硬盘的一标称传输速率。接着,随机读取硬盘中相异的多个数据区块,并据以计算一第一传输速率。并且,依据标称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取得一临界速率。接着,重复读取同一个数据区块,并据以计算一第二传输速率。最后,判断第二传输速率是否大于临界速率,若是,则重复读取同一个数据区块,并计算出此硬盘传输接口的接口传输速率。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用以取得一硬盘传输接口的一接口传输速率。此硬盘传输接口连接一磁盘阵列控制器及一处理器,且磁盘阵列控制器连接至少一硬盘,硬盘具有多个数据区块。首先,关闭磁盘阵列控制器的一快取,并取得硬盘的一标称传输速率。接着,随机读取硬盘中相异的多个数据区块,并据以计算一第一传输速率。接着,依据标称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取得一临界速率。并且,依据临界速率,取得一接口临界传输速率。最后,开启磁盘阵列控制器的快取,且依据接口临界传输速率,取得接口传输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依据上述的标称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取得临界速率的步骤包含:依据标称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以一加权平均法取得临界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上述取得接口传输速率的步骤包含:重复读取同一个数据区块,并计算一第二传输速率。判断第二传输速率是否大于临界速率;若是,则重复读取同一个数据区块,并计算接口临界传输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上述取得接口传输速率的步骤包含:重复读取同一个数据区块,并计算一第三传输速率。判断第三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接口临界传输速率。若是,则重复读取同一个数据区块,并计算接口传输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测试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方法,其利用一临界速率来作为判断硬盘是否由硬盘的高速缓存中将数据读取出来且传输给相对应的控制器的信息传输速率。更详细地说,因为重复读取同一个硬盘的数据区块的数据时,此数据会传输至硬盘的高速缓存。而将硬盘的高速缓存读取出并传输出去的速率,即为硬盘接口传输速率。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示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硬盘接口传输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测试硬盘接口传输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中央处理器 20:南桥芯片
30:硬盘传输接口 40:桥接器
50:硬盘 60:磁盘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9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丹参酮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 下一篇:用于风扇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