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的显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9528.9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文智园;都基在;李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罗延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显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涉及一种显影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改进 的显影剂传输结构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信号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的例子 可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以及将上述机器的功能组合的装置。
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成像设备的一种类型)中,光被照射到充有预定 电势的感光体上,以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剂被输送到静电 潜像以形成可见图像。形成在感光体上的可见图像直接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单 元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在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之后,图像通过定影过程被 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传统上,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纳腔,将被输送到感光体的显影剂被 储存于此;输送工具和显影工具,被设置为与显影剂容纳腔邻近。输送工具 将储存在显影剂容纳腔中的显影剂输送到显影工具,显影工具使显影剂附着 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的表面上,以形成可见图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至少一个特点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 显影剂传输结构的显影装置。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其它方面和/或效用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 述,一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实 现。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可通过提供一种被安装在 成像设备中的显影装置来实现,所述显影装置包括:输送工具,用于通过摩 擦充电力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工具;显影剂容纳腔,将被输送到输送工具的 显影剂被容纳于该显影剂容纳腔中;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被布置 成使得在显影装置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状态下第一传输单元高于第 二传输单元,其中,被容纳在显影剂容纳腔中的显影剂由第一传输单元传输 到第二传输单元,并由第二传输单元传输到输送工具。
所述显影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将显影剂容纳腔分为第一显影剂容纳腔和第 二显影剂容纳腔的分隔件,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可分别被设置为高 于分隔件和低于分隔件。
所述分隔件可包括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之间的第一分隔 部分和基本上从第一分隔部分向下延伸的第二分隔部分。
所述显影装置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一分隔部分中的入口,由第一传输单元 传输的显影剂可通过入口被输送到第二传输单元。
所述第一分隔部分可基本上围绕第一传输单元的下部。
所述入口可形成在第一分隔部分的端部。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可包括用于将显影剂传输到入口的螺旋轴向传输叶片 以及使没有进入入口的一部分显影剂返回的径向传输叶片。
所述分隔件的入口的位置可低于输送工具和显影工具之间的夹区。
所述显影装置还可包括用于选择性地遮挡分隔件的入口的遮挡构件。
所述第二分隔部分可限制将被从第一传输单元传输到第二传输单元的显 影剂的返回。
在显影装置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状态下,第一显影剂容纳腔的 底面可倾斜,使得容纳在所述第一显影剂容纳腔中的显影剂可集中在第一显 影剂容纳腔的与分隔件相对的一侧。
在显影装置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状态下,第一显影剂容纳腔的 底面具有在大约2度至大约5度的范围内的倾角。
所述显影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影剂容纳腔中的输送构件,以 向上输送容纳在所述第一显影剂容纳腔中的一部分显影剂,从而将该显影剂 输送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
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可包括第一循环螺旋钻和第二循环螺旋钻,所述显影 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螺旋钻和所述第二循环螺旋钻之间并在其 相对的侧端形成有连通孔的循环壁。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还可通过提供一种显影装 置的显影剂输送方法来实现,所述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工 具的输送工具以及其中容纳将被输送到输送工具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腔, 所述方法包括:将容纳在显影剂容纳腔中的一部分显影剂向上传输;使得向 上传输的显影剂自由下落;将落下的显影剂输送到输送工具。
所述显影装置可包括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和第 二传输单元被布置成在显影装置被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下第一传输单元 高于第二传输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9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