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短信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9930.7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珍;于红卫;赵高民;王臣京;梁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王正茂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短信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垃圾短信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号码注销后,获取该移动终端号码注销前的短信详单;
根据所述短信详单,查找该移动终端号码在注销前定制的行业应用信息;
对所述被注销号码进行退订所述行业应用信息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行业应用信息业务的退订方法,制成退订规则库,按照所述退订规则库对所述被注销号码进行退订所述行业应用信息的业务;
所述退订方法包括短信自动退订的方法、人工拨打电话退订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被注销号码进行退订行业应用信息的业务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行业应用信息,访问所述退订规则库,得到所述行业应用信息业务的退订方法;
根据所述退订方法,退订定制的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被注销号码进行退订行业应用信息的业务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退订规则库中查找短信自动退订的方法,通过发送退订短信退订定制所述行业应用信息的业务。
5.一种垃圾短信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被注销号码注销前的短信详单,获得所述被注销号码注销前定制的行业应用;
当检测到所述行业应用向所述被注销号码继续发送垃圾短信时,向所述被注销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退订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被注销号码注销前定制的行业应用的步骤包括:
将移动终端号码销号前定制的行业应用信息的发送号码存入监控列表;
移动终端号码二次放号后,获取所述监控列表中发送号码的短信详单,检测销号前定制的所述行业应用是否继续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短信;
所述向被注销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退订消息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行业应用继续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短信,则从所述退订规则库中获得退订方法通过短信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退订规则库中获得退订方法通过短信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已发送短信的移动终端号码在所述监控列表中进行标记;
如果移动终端号码已经经过标记或者监控列表中的发送号码超过一定时间未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短信,则将该条记录从所述监控列表中删除。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被注销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退订消息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行业应用继续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短信,则通过短信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人工拨打电话的退订方法。
9.一种垃圾短信的处理装置,与业务支撑系统和短信中心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详单获取模块,用于移动终端号码注销或二次使用后,从所述业务支撑系统获取该移动终端号码注销前的短信详单;
信息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短信详单,查找该移动终端号码在注销前定制的行业应用信息;
退订模块,用于在注销后退订该移动终端号码定制的业务,或者检测到所述行业应用向所述二次使用的被注销号码发送垃圾短信时,向所述被注销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退订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短信详单,检测销号前定制的所述行业应用是否继续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短信;
退订规则库,用于存储收集的行业应用信息的退订方法;
所述退订方法包括短信自动退订的方法、人工拨打电话退订的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列表,用于存储移动终端号码销号前定制的行业应用信息的发送号码;
标记模块,用于将已发送短信的移动终端号码在所述监控列表中进行标记;
删除模块,用于如果移动终端号码已经经过标记或者监控列表中的发送号码超过一定时间未向该移动终端号码发送短信,则将该条记录从所述监控列表中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99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读取器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线圈卷绕体和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