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0608.6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任庆新;韩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1D19/02;E01D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钢管 钢筋混凝土 叠合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
背景技术
常规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是由截面中部的内钢管混凝土和内钢管外的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这类构造可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耐火能力,并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已开始在一些多、高层建筑中使用。常规的中空夹层内钢管混凝土构件是在两个同心放置的内钢管之间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总体上这类构件具备实心内钢管混凝土的基本优点,还有自重轻和刚度大的特点,且由于其内钢管受到混凝土的保护,使得该类构件可具有更好的耐火性能;该类构件可用作桥墩、海洋平台结构的支架柱、建筑物中的大直径柱、其他有关高耸构筑物或其柱以及大尺寸的灌注桩等。常规的中空夹层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在两个同心支护的模板之间布置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总体上这类构件具备实心钢筋混凝土的基本优点,还有自重轻和刚度大的特点,该类构件可用作桥墩、建筑物中的大直径柱、其他有关高耸构筑物或其柱以及大尺寸的灌注桩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中空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由外钢筋混凝土包裹内钢管构成,在内钢管内未填充混凝土;所述外钢筋混凝土由纵筋和箍筋构成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组成。
所述内钢管采用普通钢管。
所述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端面相平,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截面的几何形心重合。
所述中空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的组合截面包括: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圆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为圆形截面、内钢管为方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为方形截面、内钢管为圆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方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矩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为圆形截面、内钢管为矩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为方形截面、内钢管为矩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六边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八边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圆端形截面;或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椭圆形截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常规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大大降低了结构自重,提高了结构的抗弯刚度,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和节省结构造价,同时提高其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相对于常规的中空夹层内钢管混凝土构件,可提高其耐火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便于与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易于装饰;相对于常规的中空钢筋混凝土构件,不用架设内模板,便于施工,降低造价,同时可提高其抗震性能。本发明的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可以采用普通钢筋或高强钢筋,混凝土可以是普通混凝土或抗压强度为80-120MPa的高强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内钢管可以采用普通强度钢材或屈服强度在550Mpa以上的高强钢材,而且可以采用内钢管外直径或外边长与内钢管壁厚的比值为40-150的薄壁内钢管,可以进一步发挥内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的优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该新型结构可以应用于桥墩、建筑物中的大直径柱以及其它有关的高耸构筑物或其柱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圆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外钢筋混凝土为圆形截面、内钢管为方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外钢筋混凝土为方形截面、内钢管为圆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4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方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5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矩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6为外钢筋混凝土为圆形截面、内钢管为矩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7为外钢筋混凝土为方形截面、内钢管为矩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8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六边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9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八边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10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圆端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11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椭圆形截面的结构平面图;
图12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圆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3为外钢筋混凝土为圆形截面、内钢管为方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4为外钢筋混凝土为方形截面、内钢管为圆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5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方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6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矩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7为外钢筋混凝土为圆形截面、内钢管为矩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8为外钢筋混凝土为方形截面、内钢管为矩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图19为外钢筋混凝土和内钢管均为六边形截面的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上料皮带油泵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田用防结蜡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