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耐磨、抗热震浇注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0706.X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袁林;张金龙;曾鲁举;陈雪峰;周健;李存弼;王杰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耐磨 抗热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采用刚玉、红柱石、莫来石和碳化硅复合制得的耐火浇注料,具有良好的 耐磨损、抗热震、耐侵蚀、耐高温、低导热和体积稳定性,适合用于水泥行业的回转窑窑口、 喷煤嘴,电力行业循环流化床等苛刻部位作为耐火材料使用。
背景技术
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窑中火焰温度高达2000℃,熟料煅烧温度超过1450℃,入窑二次风温 接近1200℃。新型干法窑的转速为3-4r.p.m,远远高于传统窑的1-2r.p.m。此外,新型干 法窑具有复杂的收尘系统,吸附有挥发性物质的窑内粉尘很难逸出窑外。所以,新型干法窑 内碱等挥发性组分含量很高,耐火材料受到强烈的侵蚀。
水泥回转窑的出料口简称窑口。此处,高达1400~1300℃的熟料泄出窑体,二次风进入 窑体。窑口材料经受冷热变化速率为4次/min;窑口旋转的线速度可达75M/min。因此,窑 口耐火材料受到更为苛刻的高温、热震、冲刷和磨损作用。
新型干法水泥窑插入窑内的煤粉燃烧器的烧咀简称为喷煤咀。目前,煤粉燃烧器已由单 风道发展到三~四风道,烧两种以上燃料的还具有五条风道。由于燃烧器强烈的混合作用, 煤粉喷出烧咀后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迅速燃烧。因此,烧咀受强烈的高温、热震,以及二 次风携带粉尘的侵蚀和冲刷的作用。
最早,新型干法窑采用高铝质低水泥浇注料,刚玉质低水泥浇注料或高强度刚玉质耐火 浇注料作窑口、喷煤咀的衬料,使用寿命不高。以5000t/d回转窑为例,预热器、分解炉、 三次风管、篦冷机的耐火材料寿命均可达到10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而窑口寿命一般为6~8 个月,喷煤管寿命只有3~4个月。每次停窑更换窑口需要5天左右,少产水泥超过3万T, 价值近千万元。所以,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窑口。喷煤咀的新型耐火材料。
经过多年努力,各耐火材料厂家先后开发了刚玉-莫来石、刚玉-红柱石、刚玉-碳化 硅、莫来石-碳化硅、红柱石-碳化硅等低水泥浇注料,延长了水泥窑窑口、喷煤咀的寿命。 但是,这些材料的寿命仍然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特别,在一些使用条件苛刻的窑炉,衬料 同时受到高温、侵蚀、热震、冲刷等的作用,将喷煤咀的使用寿命延长到1年简直是不可想 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复合耐磨、抗热震浇注料,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抗热 震、耐侵蚀、耐高温、低导热和体积稳定性,适合用于水泥行业的回转窑窑口、喷煤咀,以 及电力行业循环流化床等苛刻部位作为耐火材料使用。
本发明认为,不能采用一种耐火原料制造出性能符合要求的耐火浇注料:
●刚玉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损性能。但是,刚玉的抗热震性和耐碱蚀性能不佳。所 以,不能主要使用刚玉制造出性能完全符合要求的材料。
●碳化硅具有良好的抗热震、耐磨损性能。但是,碳化硅容易氧化,导热系数又高。所 以,不能主要使用碳化硅制造出性能完全符合要求的材料。
●红柱石的转化温度低,转化产生膨胀小,具有适量的微膨胀性能,转化产生的莫来石 相和高硅氧玻璃相有利于提高抗热震性。但是,红柱石的耐磨性不佳,抗碱侵蚀性能 欠佳。所以,不能主要使用红柱石制造出性能完全符合要求的材料。
●莫来石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热震性能。但是,莫来石不具有微膨胀性能,耐磨性不 佳,抗碱性能欠佳。所以,也不能主要使用莫来石制造出性能完全符合使用要求的材 料。
本发明发现,现有浇注料都是二元复合耐火浇注料,如刚玉-莫来石、刚玉-红柱石、 刚玉-碳化硅、莫来石-碳化硅、红柱石-碳化硅浇注料。但是,在刚玉-莫来石(红柱石) -碳化硅系中,不可能仅仅使用两种原料配制出性能完全符合要求的产品,获得满意的使用 效果,见表1:
表1 原料性能比较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