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制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2469.0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贤用;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6 | 分类号: | A23L1/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制泥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制泥机,特别是用在食品工业生产线上,能连续不断地将蒸煮后的马铃薯制成泥状的马铃薯制泥机。
背景技术
连续不断地将蒸煮后的马铃薯制成泥状的马铃薯泥,是马铃薯加工生产线上的工艺需要,马铃薯泥的制作如采用手工捣制,其弊病在于:一是效率低,不可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规模和节奏的需要;二是增加了马铃薯泥在加工过程中被人为污染的环节;三是增加马铃薯泥在加工过程中向品质趋坏方向自然变质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的公知技术带来的上述诸多弊病,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制泥机,该马铃薯制泥机能快速的、安全卫生的、连续不断地将蒸煮后的马铃薯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马铃薯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铃薯制泥机,是由主轴、推料螺旋、机壳、机壳发兰、制泥板、出料筒和传动装置组成,由传动装置驱动的主轴设置在机壳内,主轴的一端支撑在机壳端板外的滚动轴承上,另一端支撑在机壳发兰的径向滑动轴承内;推料螺旋固定的设置在主轴的外圆周面上,推料螺旋由两段螺距不同的实体螺旋无缝连接组成,靠进料端的实体螺旋是等距螺旋,靠出料端的实体螺旋是变距螺旋;机壳的前部为U形槽结构件,U形槽的上部为长方筒形薄壁结构件,其上口设有连接发兰;机壳的后部为圆筒形薄壁结构件,其端部设置有机壳发兰,在机壳发兰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径向滑动轴承;制泥板设置在机壳发兰与出料筒连接处的长方形插口内,制泥板为一板状插件,其上与圆筒形机壳内径重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出料通孔;出料筒为轴向是贯通的圆筒形薄壁结构件,其进料口端设有连接发兰,出料口端为敞开式筒形结构。经蒸煮后的马铃薯,可在推料螺旋的挤压力和制泥板阻力的双重作用下,连续不断地迅速解体,离散成薯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马铃薯制泥机用在马铃薯加工生产线上,能快速的、安全卫生的、连续不断地将蒸煮后的马铃薯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马铃薯泥,且整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泥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壳发兰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出料筒、2.制泥板、3.机壳发兰、4.机壳、5.推料螺旋、6.主轴、7.传动装置;空心箭头所示为蒸煮后的马铃薯及马铃薯泥流动方向。
在图2中,8.出料通孔。
在图3中,9.径向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为本发明实施的马铃薯制泥机用在马铃薯全粉工业生产线上的情况:经蒸煮后的马铃薯由机壳(4)的U形槽上部长方筒的发兰口有序的落入机壳(4)内,在传动装置(7)的驱动下,支撑在机壳(4)端板外的滚动轴承和机壳发兰(3)的径向滑动轴承(9)上的主轴(6)不停旋转,并带动着固定在其外圆周上的推料螺旋(5)连续不断地将蒸煮后的马铃薯推向制泥板(2),由于靠出料端的推料螺旋(5)是变距螺旋,这样就可加大对蒸煮后的马铃薯的挤压力度、而设置在机壳发兰(3)与出料筒发兰连接处长方形插口内的制泥板(2),又增加了其向后位移的阻力,迫使蒸煮后的马铃薯加快了解体、离散成薯泥的进程,在其被强制的通过制泥板(2)上的出料通孔(8)进入出料筒(1)时,已完成由蒸煮后的马铃薯向马铃薯泥的转化全过程,最后经由出料筒(1)的出料口端排出机外。
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的马铃薯制泥机可以用在制作红薯全粉、芋头全粉、南瓜全粉、山芋全粉等多种食品原料的工业生产线上,其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其结果同样能制作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泥状的多种食品的中间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2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颜色修正材料、薄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滤光器
- 下一篇:估计和限制小区间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