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匹配的自卸式集谷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2886.5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席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席玉林 |
主分类号: | A01D41/12 | 分类号: | A01D41/1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300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喂入式 联合收割机 匹配 卸式集谷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组成件,具体地说一种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匹配的自卸式集谷箱。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田地机械化作业替代传统的人力劳作是必然趋势。采用联合收割机匹配各种机械装置,可完成农田作物从收割、脱粒至谷粒集中进箱的全过程。目前,联合收割机所匹配的集谷箱,从其结构上基本可归结为复杂式和简单式两种。所述前者集谷箱,谷物经脱粒集中在箱内后,再通过从箱内伸至箱外的绞笼,最终在箱体外完成粮食装载。整个过程需经自动化控制电路、液压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等部件的组合运作,这种集谷箱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卸粮的速度较慢,且形体笨重、功耗较大,一般须要与大型联合收割机匹配使用,如出现故障还需要专业人员维修,其销售价格又超出了一般农民兄弟的购买力。目前在农村普遍使用的中小型联合收割机,特别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通常是与简单式集谷箱匹配使用的,简单式集谷箱仅设有进粮口和出粮口,集谷箱满装出粮时、一般需要两人协助装袋,这种集谷箱价位低、而且不易发生故障,但装袋的过程中粮食容易散落到田地里,最后许多个装成袋的粮食还须集中运输回家,费工又费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匹配的自卸式集谷箱,目的在于使该自卸式集谷箱能兼容目前所见集谷箱的优点,克服它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实现与半喂入式的中小型联合收割机匹配,以低能耗、方便实用地完成集谷箱谷粒的装载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称的集谷箱体上设有进粮口和出粮口,箱体内设置有绞笼式谷粒运行装置,该装置与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动力传动装置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
所述的绞笼式谷粒运行装置主要由横向绞笼与竖向绞笼组成,横向绞笼轴的一端通过主动轮、从动轮及A齿轮箱与竖向绞笼轴连接,竖向绞笼外设同轴心套筒,套筒斜置于箱体内,套筒上口与出粮口相连接;竖向绞笼轴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出粮口的内顶壁上。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主要由与联合收割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及从动轮、B齿轮箱组成。所述A、B齿轮箱内均为一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A齿轮箱内两个伞齿轮分别与横向绞笼轴的从动轮轴、竖向绞笼轴相连接;B齿轮箱内两个伞齿轮分别与横向绞笼轴的主动轮轴和动力传动装置的从动轮轴相连接;所述的出粮口外设置有导粮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集谷箱相比,实用性更强,不必绕至集谷箱外再行自卸,提高卸粮速度近3倍,且能耗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位低;
(二)本发明与简单式集谷箱相比,可以直接从箱体自卸谷粒进入其它运输车,省去袋装、搬运过程中的很多人力,省工省事;
(三)本发明经申请人两年来的不断研究和改进,其试制品与自家联合收割机匹配使用,深感有很强的实用性,且其价位可望被广大农户所接受,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包括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从另一侧面(包括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导粮管安装于出粮口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导粮管在非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所称的箱体1上设有进粮口11和出粮口12,箱体内设置有绞笼式谷粒运行装置2,该装置与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动力传动装置3相连接。
绞笼式谷粒运行装置2主要由横向绞笼21连接竖向绞笼22组成,横向绞笼轴211的一端通过主动链轮212、从动链轮213及A齿轮箱与竖向绞笼轴221连接,横向绞笼卧于箱体的底部,竖向绞笼外设同轴心套筒222,套筒上口与出粮口12相连接;竖向绞笼轴的上部垂向设置有刮粮板224,其轴端通过轴承223固定在出粮口的顶壁121上。
动力传动装置3主要由与联合收割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31(如:联合收割机的秸秆切碎机转动轴)及从动轮32、B齿轮箱和张紧轮33组成。张紧轮33的轮面通过弹簧连接在箱体上(图中未表示)。
如图2所示,
谷粒运行装置2的横向绞笼21卧于箱体的底部,竖向绞笼22斜置于箱体1内,横向绞笼轴与竖向绞笼轴连接一端的主动轮212、、从动轮213及A齿轮箱,出露于箱体外;出粮口12外设置有导粮管13;与出粮口相对的壁面上为进粮口11。
如图3、4所示,
所设置的导粮管13套在出粮口外,导粮管的两侧壁外设有连接挂杆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席玉林,未经席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2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