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固定化与微生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3402.9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华;王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和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C12N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固定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聚乙烯醇与微生物技术,特别是一种聚乙烯醇固定化与微生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简称(PVA)是一种富含羟基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能与含羟基物质产生物理交联作用,在固定化技术中,正常采用聚乙烯醇为包埋介质,但聚乙烯醇固定化颗粒水溶膨胀性较大,易碎,聚乙烯醇同样是一种高粘性物质,聚乙烯醇与硼酸反应较慢,将聚乙烯醇与硼酸的溶液相碰时会粘结在一起,并逐步溶合成一团,聚乙烯醇颗粒有非常强附聚倾向,使聚乙烯醇凝胶成球困难,同时影响固定化酶的效力和重复作用。
聚乙烯醇与硼酸进行反应固定时,硼酸上的三个羟基部分进行了反应,反应后形成的高聚物凝胶上还残留有亲水性的羟基,使得固定化颗粒在应用中存着很大的水溶膨胀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强度大为减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效果不佳。在化工企业中不少科研人员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试验聚乙烯醇固定化酶与微生物制备方法,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利用一种新型的酶/微生物包埋固定化为载体,颗粒机械强度高,不易碎,化学稳定性能好,抗微生物分解性能强,是一种很好的包埋材料,其使用寿命长,产品质量好,一种实用性强的聚乙烯醇固定化与微生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丙烯酰胺与纯水互相混合均匀,经过水浴加热后进行溶化,成为聚乙烯醇溶液;
其中:聚乙烯醇加入量为9.5-19%,海藻酸钠加入量为0.1-2.0%,丙烯酰胺加入量为0.5-9.0%,其余量为水。
二、将酶与微生物悬浮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合;
三、将饱和硼酸溶液加入1-2%氯化钙和0.1-1.0%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制备交联溶液;
四、用注射器或滴管将第3步制备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冷却的交联剂溶液中,使其形成白色球型颗粒,并在其中浸泡许多小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洗涤。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是:
通过在聚乙烯醇-硼酸交联过程中引入少量的(0.1-1.0%)海藻酸钠成功地解决了聚乙烯醇颗粒的附聚问题,增强了聚乙烯醇凝胶的成球能力;
通过在聚乙烯醇-硼酸聚合反应过程中引入丙烯酰胺聚合反应,使之在聚乙烯醇凝胶颗粒内部及表面形成聚丙烯酰胺网状结构,有效地改善了聚乙烯醇凝胶的水溶性、膨胀性。聚合单体丙烯氨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的加入量分别为0.5-9.0%和0.1-1.0%;
聚乙烯醇固定化技术,可以使固定化颗粒制备方法简单,颗粒的机械强度明显得到提高,其使用寿命延长。
下面是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方法1
(1)将10g聚乙烯醇、0.5g海藻酸钠、6.0g丙烯酰胺与100mL水相混合,水浴加热至溶化,然后静置降至常温;
(2)纤维素酶湿重5g,悬浮于10mL 0.9%NaCl中,与12mL上述溶液相混合;
(3)将饱和硼酸溶液加入1%CaCl2和0.3%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制备交联剂溶液;
(4)用0.40mmID的注射器将(2)中混合液滴加到冷却的交联剂溶液中,使其形成2mm直径的白色球型小珠,并在其中浸泡20h,然后用生理盐水洗涤。
实施方法2
(1)将15g聚乙烯醇、1.0g海藻酸钠、4.0g丙烯酰胺与100mL水相混合,水浴加热至溶化,然后静置降至常温;
(2)丝孢酵母细胞湿重5g,悬浮于12mL 0.9%NaCl中,与10.0mL上述溶液相混合;
(3)将饱和硼酸溶液加入1.5-2%CaCl2和0.6%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制备交联剂溶液;
(4)用胶皮吸管将(2)中混合液滴加到冷却的交联剂溶液中,使其形成3mm直径的白色球型小珠,并在其中浸泡24h,然后用生理盐水洗涤。
按照上述实施方法,聚乙烯醇固定化与微生物制备方法简单,颗粒的机械强度高,使聚乙烯醇凝胶成球块,不易碎,其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和涂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和涂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