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特效冲施肥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3913.0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峰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特效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蔬菜专用肥料,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氮、磷、钾为主要元素并添加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及活性钙等物质组成的番茄特效冲施肥。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老菜田逐渐减少,新菜田不断扩大,番茄施肥的种类和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地区有机肥料施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却日益增加,且品种单一,重氮肥轻磷肥、钾肥,化肥的利用率较低。这些因素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缓冲性能力变差,番茄作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造成番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特效冲施肥。使番茄增产和提高品质,同时又是技术先进、成本低、效果好、易推广的一种番茄特效冲施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式实现的:本发明的番茄特效冲施肥除含有氮、磷、钾外,还有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并同时添加了活性钙、生根剂、甲壳素、海藻素。本发明的番茄特效冲施肥按重量(公斤)配比为: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20公斤∶活性钙10公斤∶氨基酸8公斤∶硼1公斤∶锌0.8公斤∶锰0.8公斤∶钼1.2公斤∶铁1.2公斤∶生根剂1公斤∶甲壳素1公斤∶海藻素1公斤;以上成分的精确度为正负10%。
本发明的番茄特效冲施肥可采用通用的混合造粒法制得。经过原料选择,确定各元素的比例,计算各原料的重量,粉碎、氨化、混合、造粒、质量检测、包装等工艺流程,获得本发明的番茄特效冲施肥。
番茄作物吸肥规律是:番茄作物与大田作物一样,每一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是作物吸收营养的阶段性。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是: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强度都较低,随后逐渐增强,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弱。
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对番茄品质的影响是: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的缺乏意味着植物体内重要代谢功能的丧失,从而使收获品质下降。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其本身有时也是一种质量指标。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含量过高时则能产生毒素。
控制氮肥用量,合理的氮肥用量除了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外,对番茄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番茄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
增加钾肥用量,增施钾肥用量除了能提高番茄产量,另一方面可使番茄中硝酸盐积累降低,提高番茄品质。番茄作物喜钾肥,与番茄大量吸收硝态氮有关。研究表明,在氮、磷基础上配施钾肥可使番茄硝酸盐降低12.0~237.2%.目前仅以有机肥形式补充钾素远远不能满足番茄生产需要,必须增施一定量的钾肥。
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在配制专用肥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微肥量虽少,但效果好。
番茄作物的需肥特点是:1、需肥量大,番茄作物产量高,茎叶及食用器官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均比大田作物高,故与大田作物相比具有需肥量大的特点;2、吸肥强度大,番茄作物根部的伸长带在整个植株中的比例一般高于大田作物,该部位是根系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吸收能力和氧化力强。再者,根系盐基代换量高,作物根系盐基代换量是根系活力的主要指标之一;3、多为喜硝态氮作物4、需钙量高,钙在作物体内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是细胞壁钟胶层的组成部分。番茄作物需要吸收钙的数量较多,原因是钙能中和作物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得一些特殊物质(生根剂、甲壳素、海藻素)组成,配方是科学的,元素是平衡的,工艺是先进的,尤其是钾肥、活性钙及微量元素(硼、锌、锰、钼、铁)是根据作物的要求,有针对性定制的,多以能显著改善产品品质,在番茄基地试验表明,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番茄表现出既增产,又提高品质,且延长结果期,果形增大,基本能提前一周上市的良好效果,深受菜农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方案一:
将原料按以下步骤生产番茄特效冲施肥:1、原料选择并烘干,原料按重量(公斤)配比为: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20公斤∶活性钙10公斤∶氨基酸8公斤∶硼1公斤∶锌0.8公斤∶锰0.8公斤∶钼1.2公斤∶铁1.2公斤∶生根剂1公斤∶甲壳素1公斤∶海藻素1公斤;2、按重量比称重、粉碎、其粒度小于8目;3、混合、将粉碎的原料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4、造粒、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峰,未经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20V电热节能快速压印机
- 下一篇:车载装置和广告信息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