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和触摸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4038.8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4 | 分类号: | H03M1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凌林;田兴中 |
地址: | 2661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按键响应控 制技术,并涉及一种触摸控制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冰箱等 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流行的触摸技术实现方式普遍都是通过松弛震荡电路感应电容变化, 即当没有手指按下时,电容固定;手指按下时,电容发生变化。软件算法的实 现是通过芯片的比较器获取电容单位时间内充放电次数,通过比较该变化值, 确定是否有手指按下。
现有算法通过比较充放电次数,当充放电次数与基础充放电次数之差超过 某个阈值时,判断有按键按下,如果抗干扰设计和环境变化跟踪措施不当,会 存在灵敏度低、抗干扰差和感应范围小等缺点。同时企业出于节省成本需要, 当前触摸按键采用芯片一般不会有多余管脚,很多甚至不够用。这样就存在采 用较少的SENSOR(传感器)表示更多的按键。例如:用五个传感线实现7个按 键数。软件为了实现该功能,就需要通过组合传感线表示一个按键。现有算法 更是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目前在电子产品中已经广泛采用了触摸按键,比如电视机、手机、PDA、冰 箱、洗衣机等产品,如果抗干扰差和灵敏度等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不能提升产 品的档次,反而影响到产品声誉。具体表现如下:如果阈值设置太低,容易外 界干扰;如果阈值设置太高,对结构和粘贴工艺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控制方法,能改善触摸控制过程中的抗干扰程 度,以提高包含有此触摸技术的产品稳定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包括:循环检测按键状态,检 测为有效操作,则输出所述按键的操作信号,否则,重复循环对所述按键的检 测;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结果为一个或多个按键被操作时,则甄别其中被 操作的按键,记录按键的有效操作次数,并使得其他按键的有效操作次数归零。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循环检测按键状态还包括:如果检测结 果为按键全部被操作,则判断该次按键操作无效。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当检测结果为一个或多个按键被操作时,判 断是否只有一个按键被操作,如果只有一个按键被操作,则记录该按键的有效 操作次数;如果至少两个按键被操作,则判断该次按键操作无效。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操作信号为电压信号,所述按键的有效 次数为二次或三次及以上,则输出所述按键的电压信号;否则,重复循环对所 述按键的检测。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阈值,计算与当前按 键相连接的电容充放电次数基准值与当前电容充放电次数值之差是否大于阈 值,如是则判断当前按键的操作有效,否则判断当前按键没有被操作。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按键还连接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检测当前按键相连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如果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中至少有一个的检测结果为按键未被操作,则重复对按键的检测;否则,判断 第一传感线和第二传感线的当前值和是否大于阀值,如大于则判断当前按键的 操作为有效。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此处的阀值是由第一传感线的第一基值与第 二传感线的第二基值之和加上灵敏度调整值组成。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此处的灵敏度调整值为10。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摸控制装置,可广泛应用在冰箱、电视、手 机、电脑等产品上,以提高触摸技术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触摸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单元循环检测按键系统的状态,所述控制单 元包括:检测单元,判断按键系统的状态为有效操作,则输出所述按键的操作 信号,否则,重复循环对所述按键的检测;记录单元,记录检测单元的检测结 果,当检测结果为一个或多个按键被操作时,则则甄别其中被操作的按键,记 录按键的有效操作次数,并使得其他按键的有效操作次数归零。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判断单元,如果检测 结果为按键全部被操作,则判断该次按键操作无效;所述操作信号为电压信号, 所述按键的有效次数为二次或三次及以上,则输出所述按键的电压信号;否则, 重复循环对所述按键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等离子射流大面积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管嘴单元和部件安装装置